2024年一季度债券市场新特征解读及未来展望
AI导读:
2024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呈现取消发行增多、科创债扩容、收益率宽幅波动等特征。信用风险整体平稳可控,未来信用债发行规模预计超16万亿元。关税冲击已消化,收益率难有趋势性行情,信用利差可能收窄但结构分化。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了哪些新特征?近日,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畅在中诚信国际相关会议上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关税博弈和政策利好双重因素下,债券市场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据介绍,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呈现出取消发行增多、融资结构分化、科创债延续扩容、收益率宽幅波动、风险释放平稳可控等特征。其中,取消发行增多尤为显著,一季度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的规模超过700亿元,主要集中在2月下旬到3月中上旬,受利率大幅调整影响。
从政策环境来看,今年政策举措对债券市场发展更为重视,旨在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并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体量已超过180万亿元,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有望进一步深化。
一季度科创公司债大扩容,绿色品种及科创票据等创新品种发行势头良好。科技创新债大幅增加,成为债券市场的一大亮点。此外,二级市场波动加剧,收益率走势由窄幅波动转向宽幅震荡。
在信用风险方面,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整体平稳可控。自2014年打破刚兑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经历了四轮风险释放,目前滚动违约率围绕0.25%波动,风险较低。
对于未来风险,需关注房企风险、出口企业风险以及产业升级过程中传统产业面临的不确定性。预计今年全年信用债发行规模将在16.3—16.7万亿元之间,未来三个季度发行规模约12.8万亿元。
关税对债券市场的短期冲击已基本被消化,未来收益率难有趋势性行情。货币政策需靠前发力,降准降息仍是必要选择。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需高度关注股市行情对债券市场走势的影响。
信用利差方面,短期内信用利差仍有收窄可能,但结构上会有分化,城投、央国企债券等安全性较高的债券利差收窄可能性更大。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