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供需改善,估值中枢下行,机构建议关注结构性机会
AI导读:
近期可转债市场供需格局出现边际改善,估值中枢下行。随着发行数量增加,提前赎回转债数量减少,中证转债指数累计跌幅近4%。市场风格将更加关注基本面,机构建议关注内需、红利和自主可控等结构性机会。
近期,可转债市场供需格局呈现边际改善,随着可转债发行数量增加,提前赎回转债数量减少。这一变化促使可转债估值中枢出现下行趋势。
行情数据显示,中证转债指数自今年3月中旬创下近10年新高后,近期已接连回调,累计跌幅接近4%。可转债价格中位数从3月的120元以上降至目前120元以下,市场逐渐降温,并呈现出防御特征。这一现象与可转债供需矛盾的缓解密切相关。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可转债供需矛盾的缓解推动了估值回归,使得估值中枢有所下降。此外,基于2024年财报,市场预计“国九条”新规将落地实行,届时市场风格将更加关注基本面。
可转债估值中枢下行
自3月中旬以来,中证转债指数创下新高后,可转债市场的价格中枢持续下降。目前,可转债价格中位数已降至120元以下,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下跌近4%,部分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也明显回落。
可转债估值的回落与供需矛盾的缓解密切相关。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5月退出的可转债数量较3月和4月明显下降。
中海外钜融投资总监冯昊表示,近期转债供需矛盾适度缓解,主要得益于转债发行上市增加。随着国内政策支持和经济结构调整,部分上市公司可能也在提升再融资需求来扩张业务,短期供需矛盾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市场规避业绩风险
除了供需矛盾的缓解外,转债市场估值回落还与投资者规避业绩风险有关。由于转债退市、违约等事件不断出现,转债估值出现明显回落。当前正处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高峰期,部分绩差公司将受到投资者的深刻检视。
浙商固收团队认为,基于2024年财报,“国九条”新规的落地实施将使市场风格更加关注基本面。评级公司将在年报披露完毕后对转债进行评级展望,届时或将有相关转债的评级被下调。这些因素将对市场风格产生影响,使市场短期更加倾向于基本面。
机构建议关注结构性机会
当前转债市场面临中美关税博弈、年报业绩验证和供需矛盾缓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泰君安认为,转债估值主动压缩动力有限,业绩期应聚焦内需、红利和自主可控主线。
国泰君安建议,在业绩期转债防守反击中,应关注高股息、扩内需和自主可控三条主线。同时,投资者应优先选择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的优质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并规避资产负债率过高、短期偿债压力大的发行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随着可转债市场供需改善,估值中枢下降,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及结构性机会,以规避业绩风险。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