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导致美债市场动荡,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价格持续攀升。美债遭遇抛售潮,收益率飙升,美元指数走弱。美债避险功能逐渐失效,市场对美元信用担忧加剧,美债收益率上行加大中美利差倒挂压力。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资产剧烈波动,投资者担忧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波及美债市场。在此背景下,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显著升温,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屡创新高,日元、瑞郎等传统避险货币同样表现强劲。然而,美债这一曾经的避险资产却遭遇抛售潮,导致美债市场自4月7日至4月11日连续五天走软,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858%飙升至4.588%,“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地位动摇。同时,美元指数也持续下滑,跌破100点大关。

  近期避险资产的表现显示,美债的“避险功能”在国际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逐渐失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成为美债避险功能失效的直接导火索,加剧了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推升美国国内通胀预期。通胀预期的上升导致美债实际收益率下降,削弱了美债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对等关税”政策的反复修改也改变了国债投资者的行为,投资者纷纷抛售长期国债,转向流动性更好的资产(如黄金),以规避久期风险和利率风险。此外,国际债券市场上大量存在的“基差交易”投资者,在美国国债市场深度调整下,国债现货和期货的价差扩大,杠杆基差交易平仓带来巨大抛压,加剧了市场恐慌。

  美债被抛售的深层次原因可能在于市场对美元信用的担忧。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其信用基础在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和政府的偿债能力。然而,随着美国债务规模不断攀升和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美元的信用基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影响了美债的避险功能,更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威胁。

  美债收益率上行加剧了中美利差倒挂压力,但在此背景下,美债利率的大幅上行更多反映了市场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恶化的担忧。有分析认为,若市场对美元信用弱化的预期进一步加剧,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将重新受到评估,可能吸引部分资金回流国内债券市场,为债券估值中枢提供支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