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宣布将于年内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支持四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举旨在提升放贷能力、参与化债任务,并稳定大行估值。同时,特别国债服务于财政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协同。预计二季度债市将震荡偏强运行。

近日,财政部宣布将于年内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旨在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将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步推进。

回顾1998年,我国因四大行资本充足率远低于监管要求,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而此次注资的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高于监管标准,且净利润合计超7500亿元。在资本充足、经营稳健的背景下,财政部的这一决策引发了广泛关注。

东证期货国债分析师张粲东指出,此举不仅能提升四大行的放贷能力,还有助于其参与化债任务。同时,尽管当前四大行资本充足率无忧,但银行体系净息差下降、经营压力上升,内源补充资本金能力减弱。发行特别国债,还能稳定大行估值。

海通期货国债分析师纪丫表示,特别国债的发行主要服务于财政政策目标,包括财政加码、优化债务结构、与货币政策协同等。通过财政扩张拉动总需求,降低整体财政风险,并与货币政策协同,为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

一季度,国债收益率回调导致债基产品面临赎回压力。但张粲东提到,随着3月中下旬资金面边际转松,赎回压力整体可控。央行关注防资金空转、稳汇率等问题,货币政策审慎导致资金面紧平衡。但近期央行操作边际转松,债市情绪开始回暖。

纪丫指出,虽然债市调整引发了债基赎回,但市场整体流动性未出现系统性紧张。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规模,呵护跨季流动性。在净值反弹的带动下,债基规模已重回正增长。

纪丫预计,后续央行可能通过加大逆回购操作或降准来平抑债市波动,防止负反馈循环。但需注意,美国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加征关税,导致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汇率承压,国内货币政策受到一定制约。

展望后市,纪丫认为短期债市面临逆风环境,但中期不必悲观。尽管3月国内PMI数据超预期回升,但价格指数维持低位。同时,资产荒逻辑未破,固收资产配置需求仍在。增发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对长端和超长端品种影响更大,短端配置价值更为确定。

张粲东预计二季度债市将震荡偏强运行,流动性进一步放松是债市走强的核心驱动。预计央行将扩大流动性投放规模,引导资金面转松。大行有望继续下调存款利率,释放净息差压力。年中美联储降息后,我国央行跟随降息的概率较高。此外,股市将回归基本面交易,股债跷跷板效应将减弱。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