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债市先抑后扬,关注央行资金投放与表态
AI导读:
上周债市先抑后扬,利率呈现“倒V型”修复。周初收益率显著上行,进入税期后,央行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资金,债市情绪逐渐企稳。本周临近季末,政府债券供给压力上升,资金面或延续均衡偏紧格局,债市需密切关注央行资金投放与表态。
新华财经北京3月24日电(王柘)上周(2025年3月17日至3月21日)债市行情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利率呈现“倒V型”修复。周初,受经济数据边际改善、货币宽松节奏放缓及资金面均衡偏紧等多重因素影响,收益率显著上行,其中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触及1.90%,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更是上破2.10%。进入税期后,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连续三日净投放资金,有效呵护了资金面,叠加权益市场的调整,债市情绪逐渐企稳,收益率从年内高点有所回落。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强调防空转、关注债市运行,并首次提出利用结构性工具促消费和稳外贸的新方向。会议同时指出,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特别是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本周临近季末,政府债券供给压力预计将升至两个月高位,资金面或将延续均衡偏紧格局。在此背景下,债市需密切关注央行的资金投放与表态。
行情回顾
2025年3月21日,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各期限品种较前一交易周变动幅度不一,其中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30年期、50年期分别变动-0.5BP、3.3BP、1.46BP、5.65BP、4.06BP、1.41BP、2.76BP、2.25BP。


具体来看,周一公开市场净回笼25亿元,税期资金面均衡偏紧,叠加经济数据超预期,债市收益率整体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涨幅超5BP,触及1.90%,创逾三月新高。周二至周四,进入税期,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资金面有所转松,债市企稳走强,特别是周四权益市场转弱,收益率下行幅度扩大。周五,公开市场再度转为净回笼,市场担忧下周政府债供给压力,收益率震荡上行。

国债期货周内止跌反弹,但整体仍显弱势,30年期、10年期、5年期、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下跌0.54%、0.25%、0.16%、0.01%。
中证转债指数周初创2015年以来新高,之后转为调整,全周下跌1.37%。
一级市场
上周利率债发行规模较大,合计发行61只、5061.37亿元,其中国债发行2只、2220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发行18只、1270亿元,地方债发行41只、1570.67亿元。
本周(2025年3月24日至3月28日)利率债计划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合计78只、7092.91亿元,其中国债计划发行2只、3500亿元。
海外债市
上周,美国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后走低。截至周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4.25%,全周累计下跌超6BP。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下调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通胀预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政策立场将视经济情况而定,目前不确定性高涨,无需急于调整。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可能为量化宽松做铺垫。
公开市场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共开展14117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4985亿元。资金面后半周转松,利率小幅下行。
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规模逾14117亿元。
机构观点
华创证券:月末债市或平稳,央行或维稳流动性,机构行为影响有限,长端品种交易空间不大。
民生证券:货币宽松预期修正,长端利率回归合理区间,短端品种性价比凸显。
西部证券:债市“负债荒”缓解,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情绪修复,建议转为票息策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关键词:债市行情、国债收益率、美联储政策、公开市场操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