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运用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上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科技金融政策、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等。同时,推动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记者范子萌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积极运用债券市场“科技板”,全力支持上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举措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上海市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长金鹏辉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

债券市场“科技板”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重点规划,金鹏辉指出,将深入贯彻《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科技金融生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特别是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为上海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强化科技强国建设中的金融服务。

金鹏辉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和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框架和工作机制,发布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二是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创设专项贷款和贴现产品,惠及众多科创企业;三是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整合多方资源,服务科创企业全链条融资需求;四是加强直接融资支持,发行科创票据和科技创新债,拓宽股权融资渠道;五是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支持科创企业利用国际资源,优化跨境金融服务。

推动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上海全球资管中心的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新高度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持续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吸引境外机构投资者,并推动境外资管机构以法人身份入市。同时,支持跨国公司设立财资中心,优化跨国公司资金池业务,支持扩大QFLP规模,引导境外投资机构规范投资。

跨境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任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指导和推动金融机构提供丰富跨境人民币服务,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降低企业汇兑成本,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范围。同时,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鼓励中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提供多元、便利的跨境人民币服务。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