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回调引关注,债券型基金与理财市场承压
AI导读:
债市在经历疯狂牛市后近期出现回调,10年国债收益率上涨。债券型基金近一个月收益为负的数量大幅增加,银行理财也面临回撤压力。四大原因导致债市收益下滑,理财市场承压。央行放宽流动性,但债市调整未完,需关注潜在负反馈风险。
债市在2024年经历疯狂牛市后,近期出现回调。
10年国债收益率年初跌至1.59%低点,2月起回调,涨至1.7%以上。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债券型基金2113只收益为负,去年12月仅109只;平均单月回报0.13%,去年12月为1.01%。
银行理财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偏债混合、短债、中长债理财代表产品分别较2月初回撤5bp、3bp、1bp。负收益率产品占比大幅抬升,上周理财产品近一周的负收益率产品占比较前一周升19.8个百分点至26.09%。
收益下降导致破净率和业绩不达标率提升,全部产品破净率升至1.1%,业绩不达标率升至17.9%。
四大因素致债市收益下滑
一位合资理财子的首席固收投资官指出,债市收益波动迹象春节前已显现,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国家重视经济发展信心复苏,不断为经济向好注入信心;二是国外紧张局势缓解,关税问题不如预期严峻;三是经济、金融数据表现较好,提振经济信号强;四是年前债券收益下滑过多,估值过高,现处于修复阶段,央行收紧流动性,银行间资金成本上升。
此外,债市回调下,债基面临赎回压力,只能抛售;银行理财可通过信托平滑收益曲线,减少负债端压力。
他预测,短期内债市调整未完,今年经济前景乐观。
理财承压,关注多资产配置
近期央行放宽流动性,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缩量等价续做,幅度减小。
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期限1年,中标利率2.0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0940亿元。
短期债券表现好于长期,债券型基金投资人士建议短期购买短债,稳住收益。
民生证券研究显示,债市定价资金“紧平衡”和权益“科技牛”,部分机构采取降久期防御策略。中长期债基久期中枢有所回落。

银行理财方面,不同类型产品面临不同问题。现金管理类关注流动性和负偏离;短债和最短持有期产品关注赎回;封闭期限类产品关注破净或收益不达标。银行理财压力大。
理财机构新发产品谨慎,尤其是封闭式产品报价。开放式产品需加强客户陪伴、维护及消费者保护。资产配置方面,银行理财关注多资产投资机会。
债基破净率较低
对比2022年底破净潮,当前市场虽难受,但大概率不会重演。债券型基金大面积破净未发生,纯债基收益积累,债基破净率较低,国泰君安证券显示,债基整体破净率为3.4%,纯债类为0.7%,固收+为7.6%。
市场普遍认为,“破净潮”不会再现。短期压力大,尤其是去年七八月发行产品,但收益基本打平。央行把控市场能力强,不希望发生大风险。但需关注债市潜在负反馈风险。
德邦证券分析认为,债市调整下,固收类资管产品承压,居民资产配置可能转移,放大债市调整压力。上周基金大幅净卖出现券,需关注后续负向反馈风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