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商行筹建获批,银行改革再进一步
AI导读:
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筹建新疆农村商业银行,要求6个月内完成。新疆农信从“省联社”转型为“统一法人”农商行,是全国农信“一省一策”改革成果。新疆农信改革以“分步走”推进股权重组,探索“以强带弱”模式。专家称新疆组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行面临管理挑战,改革要确保业务连续性、注重风险防控。我国农信系统改革分化为三类形态,省级农商银行模式有独特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郭聪聪
农信改革成果再落关键一子,银行改革迎来新进展。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批复,同意筹建新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疆农商行”),要求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据新疆农信此前测算,待省级统一法人机构正式成立后,其整体资产规模预计将突破7000亿元,银行实力将大幅增强。
这一重磅消息不仅标志着新疆农信正式从 “省联社” 模式转型为 “统一法人” 农商银行,也是全国农信系统 “一省一策” 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 ——新疆由此成为继辽宁、海南、河南、内蒙古、吉林之后,全国第六个以 “省级农商行” 模式推进改革的省份。
资产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
新疆是中国农信体系中规模最大的省级机构之一,其农信系统也是当地网点覆盖最广、服务范围最宽、资产规模领先的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期担当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与小微企业的主力军。此次筹建省级统一法人农商行,标志着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迎来体制层面的重大升级,正式从传统的“省联社”迈入“统一法人”新阶段。

统一法人模式是省联社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新疆农商行落地后,新疆农信体系将从过去分散的“联社管理”转向集中的“集团化管控”,公司治理结构随之优化,决策链条缩短、运营效率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竞争与监管要求。同时,通过整合原先相对独立的县级法人机构,新银行可在全系统范围内统筹资源配置,增强抵御市场波动和信用风险的整体能力。
新疆农信系统的改革始于2022年9月,以“分步走”为改革战略,创新性地推进股权重组,为省级统一法人银行的筹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的第一步是推进地州级统一法人整合。2023年12月,阿克苏塔里木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由5家农商行和3家农信联社新设合并而成,开业即实现资产规模突破900亿元,成为新疆农信地市整合的“第一单”,为后续改革树立了标杆。
此后,改革进程持续加速推进。2024年9月,克州农商银行完成组建,整合4家农信社,资产规模超70亿元;同年12月,和田农商银行与喀什农商银行相继开业,标志着南疆四地州全面实现统一法人全覆盖。
在推进地州整合过程中,新疆农信探索出“以强带弱”的股权重组创新模式:作为区域内经营稳健、实力突出的优质农信机构,博乐农商银行于2025年9月成功受让北屯农商银行61.31%股权和博湖农商银行69.26%股权,通过输出成熟的风控体系和管理经验,有效破解了股权碎片化、管理分散化的难题。
据新疆农信此前测算,待新疆农商行正式成立后,其整体资产规模预计将突破7000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疆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组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面临的最特殊挑战是管理的物理半径巨大,这与内蒙古农商银行的改革背景有相似之处,对总行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响应效率提出了极高要求。
同时他也指出,新疆农信的改革化险已具备条件,此前通过“分步走”,各地(州、市)级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已基本完成组建,这为组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不过董希淼也提示,由于部分市级统一法人机构成立时间尚短,整合工作尚未完全消化,短时间内推进全区层面整合可能导致部分机构疲于应付。
“因此改革过程中有两点须高度关注:第一,要确保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的连续性。不能因改革化险而中断或影响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第二,要特别注重风险防控。确保改革过程平稳有序,避免因整合衍生次生风险引发新的风险。”董希淼补充道。
为何采用省级农商行模式
当前,我国农信系统改革并未固守单一模式,而是结合各地实际,以差异化方式稳步推进,不断激发农信机构的发展活力。新疆农信系统的转型探索,可视为全国农信体系深化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整体格局来看,全国原有26家省级联社,正逐步从传统管理体制向更加现代化的组织形式转型,目前主要分化为三类形态:一是延续“省联社”架构,包括甘肃、河北、福建等在内的14家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二是采取联合银行模式,如江苏、江西、四川等6家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三是实行全省统一法人体制,包括内蒙古、河南、海南等5家省级农商银行,以及即将获批的新疆农商银行。
董希淼分析指出,尽管省联社与省农商联合银行同样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均属银行业金融机构并拥有一定经营职能,但推动省联社向省农商联合银行改制,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理顺自上而下的股权关系(浙江农商联合银行除外),改变股权与控制权的悖论。 二是增强资本实力,提高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与省联社少则数千万多则一亿元注册资本相比,省农商联合银行的资本金往往在几十亿元量级,多则可超百亿。 三是可以申请更多的业务资质与牌照,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小法人,大平台”作用。当然这背后还需要金融管理部门支持,如批准农商联合银行发起设立理财公司。
此外,董希淼也阐述了省级农商银行模式的独特优势:“该模式有助于集中配置资源,提升经营管理合力和执行力,提高风险管理和化解能力,打造统一品牌形象,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在部分经营区域较小、机构数量少或高风险机构较多的省区市,可采取省级农商银行模式。”
从当前的改革成效来看,无论是省级农商联合银行还是省级农商银行模式,无疑都将提升区域风险防控与服务效能,各地农信机构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随着新疆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工作的实质性推进,标志着全国农信改革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深化阶段。
与此同时,其他省份的省联社改革也在稳步推进——贵州省联社已于2025年7月启动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并计划在年底前完成。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