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维持“2”字头,市场策略显独特
AI导读:
在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字头的背景下,多家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仍维持在“2”字头,成为市场新动向。各民营银行通过不同期限和起存金额的大额存单产品吸引客户,同时面临央行降息信号下的利率承压挑战。银行需考虑从存款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增加客户黏性。
在国有大行、多家股份行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字头的背景下,多家民营银行近期大额存单利率仍维持在“2”字头,成为市场关注的银行利率新动向。上海华瑞银行客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该行大额存单于9月26日售罄,目前只有定期存款产品可购买。据介绍,该行售罄的24个月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35%,18个月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15%,展现了民营银行在利率上的独特优势。
金城银行手机银行页面显示,该行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最高年利率为2.2%,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该行还同时推出了新客限时专享存款产品,起存金额为1000元,3年期存款利率为2.2%,进一步丰富了存款产品线。
记者从众邦银行了解到,该行目前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在2%以上(含),分别为2%、2.05%,起存金额为20万元,目前仍能购买,当日起息,到期兑付,且可转让,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苏商银行大额存单利率目前也在2%以上,其客户端页面显示,该行大额存单2年期利率为2.1%。针对新客,该行也推出了专属产品,50元起存,3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2%,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面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央行引导利率下行,银行在资产端的收益空间受到压缩,需要其负债端也相应下调,导致大额存单利率普遍进入“1%”区间。而民营银行缺乏物理网点、品牌影响力较弱,主要依赖高利率吸引客户,这是其市场策略的一部分。
“民营银行推出相对定价较高的大额存单,是其自身资产负债配置策略的需要。随着民营银行流动性的变化,或许会阶段性出现。”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反映了民营银行在市场中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随着央行持续释放降息信号,预计未来大额存单利率仍将承压。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负债端的成本控制压力较大,可能会进一步下调利率。”在娄飞鹏看来,为了降低负债成本,大额存单的期限结构上可能短期产品更多。同时,大额存单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银行将通过产品设计、服务创新等方式吸引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杨海平看来,接下来,各类银行需要考虑如何从存款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即由费用驱动型存款转变为业务驱动型的存款。具体到民营银行而言,需要深耕当地市场,与当地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相结合,以此增加客户黏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