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民营银行半年报:业绩分化,科技成新赛点
AI导读:
2025半年报季,9家民营银行上半年业绩亮相。多数营收、净利企稳回升,但头尾部差距大。净利多数止跌,资产规模分化。科技实力成发展新赛点,AI、大模型成关键词。
半年报季落下帷幕,多家民营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也随上市公司财报一齐亮相,民营银行发展态势备受关注。截至目前,浙江网商银行、四川新网银行、江苏苏商银行、重庆富民银行等9家民营银行上半年经营数据已经公布。
从数据来看,上半年多数民营银行营收、净利企稳回升,民营银行盈利状况出现积极变化,但总体来看仍是“冰火两重天”:头部民营银行的资产总额占已公布数据总额的近七成;头、尾部民营银行上半年的营收表现差距更是超20倍,凸显行业分化格局。
净利多数止跌回升。营业收入方面,上半年,网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达100.05亿元,在上半年公布业绩的民营银行中稳居龙头。新网银行、苏商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则同比增长14.17%、18.79%至34.12亿、29.36亿元。其中,梅州客商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29%至6.3亿元,同比增速在9家民营银行中位列第一。重庆富民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上半年营收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加26.53%、14.87%至13.78亿、10.31亿元。几家欢喜几家愁,湖南三湘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8.78%、14.66%至6.51亿、4.76亿元。

净利方面,2025年上半年,多数民营银行的净利润止住下跌趋势,除三湘银行外,剩余8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录得增长,其中,富民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幅达43.11%,位居可比同业之首。6月末,浙江网商银行、梅州客商银行净利润也同比增长41.86%、34.03%。其中,网商银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47亿元,是公布业绩的民营银行中盈利最多的银行。新网银行、苏商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则均突破4亿,分别达4.86亿、4.1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1.59%、11.81%。数据显示,上半年三湘银行归母净利润录得亏损2.41亿元。三湘银行股东汉森制药在半年报中提到,三湘银行上半年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是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小微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作为主要服务普惠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上升影响所致。

资产规模梯队分化仍存。2025年上半年,多数民营银行资产规模仍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不同梯队的规模差距较为明显。在“千亿俱乐部”中,网商银行、苏商银行、新网银行上半年资产规模分别达4835.55亿、1436.08亿、1056.96亿元,较年初增幅达2.66%、4.4%、2%,以此计算,上述3家银行的资产总和占9家民营银行资产总和的比重近七成。在500亿至900亿规模的民营银行中,北京中关村银行、重庆富民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上半年资产规模增长较为稳步,分别较年初增长5.89%、5.46%、4.92%至793.54亿、656.96亿、511.95亿元。三湘银行资产规模则持续缩表,较年初减少1.94%至517.44亿元。此外,梅州客商银行、福建华通银行上半年资产规模则较年初增长3.12%、2.23%至430.95亿、375.6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净息差向窄的大背景下,多家民营银行也从资产、负债两端入手调控净息差,寻找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之间的有效平衡点,以稳住收益基本盘。以上半年营收、净利实现较高增长的富民银行为例,上半年,该行在资产端进行资产结构调整,战略放弃盈利能力不达标项目,新发产品收益上升;在负债端,该行则不断压降成本,对存款利率和重定价期限进行重新调整。截至6月末,该行新发行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下降至2.25%、2.15%,该利率相较2024年年初执行利率下降了接近210个基点。民营银行盈利模式不断优化。
科技实力成发展新赛点。头部民营银行的崛起,与互联网发展浪潮密不可分,但随着互联网流量增速放缓,如何依靠数字化转型打造发展优势、凭借科技手段挖掘新的增长点,成为了所有民营银行的必答题。近年来,已有不少民营银行交出优秀的实践答卷,AI、大模型也成为越来越多民营银行发展的关键词:在2024年年报中,微众银行表示已成功构建AI工程化平台,覆盖分析式和生成式AI两大核心领域。今年3月,该行则宣布从数字银行全面升级为AI原生银行,即产品设计、研发、部署等过程都将基于“AI无处不在”的理念进行,让AI成为功能的自然组成部分。苏商银行在官网中介绍,该行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6%、科技人员占超五成;其中,“金融AI”“大模型风控”是该行几大核心金融科技之一。日前,富民银行行长赵卫星向媒体介绍该行科技输出的实战经验,据悉,该行大模型在金融场景创新案例入围了首批人行重要监管沙盒项目。赵卫星透露,该项目已顺利完成阿里Qwen3-235B-A22B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启动与智能信贷平台的集成工作,预计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下一步,力争2026年实现普惠信贷客户服务效率提升30%,民营银行科技赋能成效显著。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