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度银行跟踪评级报告密集发布,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分化明显。年内已有9家城商行、农商行评级上调,同时多家农商行遭评级下调,不良率攀升等成为主要原因。

随着2025年度银行跟踪评级报告密集发布,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分化态势引发市场关注。8月5日,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9家城商行、农商行评级上调,6家跻身AAA最高评级;同时,常德农商行等则遭遇评级下调,不良率攀升等成为主要原因。

有人欢喜有人愁

从具体调整看,秦皇岛银行等主体信用评级上调;杭州余杭农商行等从AA+升至AAA。目前主流评级机构采用三等九级体系,符号依次为AAA、AA等,AAA级偿还债务能力极强。

不过,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家银行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在银行评级上调的同时,也有多家农商行遭评级下调。中诚信国际等分别对常德农商行等进行了评级下调。

信用评级的调整会对银行带来哪些影响?评级上调通常意味着银行核心指标获认可,进而降低债券发行利率等;相反,评级下调会导致融资成本上升等。

评级调整背后是银行经营质效差异。获评级上调的银行核心指标获认可;而评级下调的银行存在贷款风险暴露等问题。以贵州花溪农商行为例,其贷款行业集中度高,不良贷款率上升等。

对于评级被下调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上述多家银行,但并未获得回复。在专家看来,此次被下调评级的农商行暴露的问题具有一定行业普遍性。

高政扬建议,一是优化资产质量,严控高风险行业贷款投放;二是增强盈利能力,发展财富管理等非息业务;三是夯实资本基础;四是健全风控体系。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