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破30万亿,稳健收益与风险平衡成挑战
AI导读: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上半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固定收益类产品是主体,风险等级整体较低,开放式理财产品成主流。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多家理财公司规范代销业务,多途径支持实体经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表现亮眼。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站上了30万亿元关口。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7月25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整体收益保持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99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297亿元。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预计2025年下半年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将继续扩大,有望突破前期高点。《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32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累计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
从投资方向上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主体,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相比之下,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7万亿元,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
董希淼说,面对市场波动和投资者多样化需求,银行和理财公司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三者之间做好动态平衡,将是一个长期挑战。
由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是主体,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整体较低,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9.4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5.89%。
从运作模式上看,开放式理财产品已成主流,存续规模为24.8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80.93%;封闭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5.85万亿元。
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个人投资者是绝对主体,数量为1.34亿个,占比高达98.66%。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达33.56%。
董希淼说,投资者应基于自身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近期,“新三金”投资组合受到投资者关注。
除了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多家理财公司还着手规范“代销业务”。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
“中邮理财始终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理念,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代销业务全流程管控。”中邮理财相关负责人说。
多途径支持实体经济,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
《报告》显示,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同比增长7.31%;负债合计2.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3%;理财产品杠杆率为107.45%。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理财产品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18.33万亿元、1.82万亿元、0.78万亿元。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3200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通过配置长期资产支持实体经济,截至2025年6月末,为个人养老金份额的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