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报道了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金融业“反内卷”的举措,包括印发负面清单、制定自律公约、推进“1+3+N”制度体系等,旨在整治行业乱象,促进良性竞争,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反内卷”正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引导行业良性竞争的关键举措。7月24日,2025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保险业新闻通气会在广州举行,广东金融监管局表示将反对“内卷式”竞争,印发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早在7月7日,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就组织召开保险公司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座谈会。7月17日,广东银行业同业公会也召开了反“内卷式”竞争专题工作会议。据介绍,下一步广东银行业拟按照“1+3+N”的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

印发负面清单,制定两大公约

在通气会上,黄海晖表示,广东金融监管局将重拳整治行业乱象,反对“内卷式”竞争。今年以来,银行业净息差降幅收窄,保险“报行合一”显效。另一方面,严查重处,上半年局系统共作出处罚决定125项。

会上,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副秘书长李重炜发布并解读了《广东银行业自律公约》。公约旨在通过行业自律手段,规范经营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促进银行业良性发展。

《广东保险业防止“内卷式”竞争自律公约》也在会上发布。该公约从费用管理、业务规范、考核机制等多维度划定行业竞争红线,明确禁止以返现、赠送油卡购物券等形式给予保险合同外利益。

“1+3+N”组合拳整治银行业“内卷”

7月17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反“内卷式”竞争专题工作会议。下一步,广东银行业拟按照“1+3+N”的制度体系推进综合整治。7月23日,肇庆市银行业协会也全力做好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

多家银行经营贷利率“卷”至3%以下

“内卷式”竞争本质是同质化经营与规模情结的叠加。去年以来,“内卷式”竞争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注意。具体到银行业,“内卷式”竞争也曾被央行点名。今年以来,银行业贷款利率“内卷式”竞争尤为明显,多家银行经营贷利率低于3%已不罕见。

对于银行业“价格战”,有中小银行从业人员撰文表示,利率“内卷”传导至债券投资领域,高评级企业债券利率持续走低,投资亏损频发。为争夺客户,中小银行降低风控门槛,推高信用风险。

构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破“卷”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信贷利率“内卷”背后一大原因是当前实体经济主体融资需求相对不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简单降低价格将进一步压缩净息差,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也表示,银行业“内卷”严重,信贷利率下行会影响银行净息差、营收水平等。

除了卷利率,银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也被业内人士诟病。王蓬博认为,银行业可借此机会去做一些改变,通过细分客户,开发针对不同人群的特色产品和营销方式,以及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去开发相应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报行合一”,遏制保险业“内卷”

不仅仅是银行业,保险行业“反内卷”也在持续推进。近日非车险领域即将推行“报行合一”的消息,再次将保险行业“反内卷”话题推向公众视野。

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多名业内人士获悉,目前保险业“内卷”主要体现在产品、渠道、资产管理等维度。而这种“比费用、拼收益”的低水平恶性竞争,极易引发一系列风险隐患。

事实上,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及部分险企已意识到“内卷”危害,并在“反内卷”领域积极行动。针对渠道“内卷”,监管部门近年来多次发文要求各渠道严格遵循“报行合一”要求。7月7日,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保险公司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座谈会。

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包祖明强调,“内卷式”竞争是保险市场乱象的根源,整治工作关乎行业长远发展,要形成长效机制。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