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强势领涨 机构资金增持助力估值修复
AI导读:
新华财经报道,银行板块近期延续强势,工、农、中、建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银行ETF年内涨幅超20%。机构资金大举增持,险资、公募基金等加码配置,银行股估值具备吸引力,股息率较高。专家认为,银行板块三季度仍将延续上行格局,城农商行领跑,投资者可关注盈利能力强的个股。
新华财经北京7月15日电(记者闫鹏)近日,银行板块延续强势行情,工、农、中、建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更是连续大涨,引发投资者关注。截至7月14日收盘,银行ETF年内上涨超过20%,跑赢沪深300指数。
业内人士分析,银行股因经营稳定、股息率高、股价破净修复等因素,成为长期机构资金的增配重点。当前,随着股价上涨,银行股股息率削弱,估值修复“下半场”可关注盈利能力强的城农商行。
银行板块年初至今涨超20%
近日,银行板块再度集体活跃,中信银行股指数7月以来涨幅显著,今年以来上涨21.31%,超额收益明显。42只上市银行股今年全部上涨,城农商行领跑,厦门银行涨幅居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股上市银行进入现金分红窗口期,国有大行表现活跃,工商银行股价再创新高。分红季对成交额放大效应显著,资金面博弈情绪加大。
华泰证券研究所表示,近期银行股的快速上涨与2018年初有相似之处,是健康的趋势性行情的特征,也是评估投资者情绪强弱的重要参考。
银行股缘何能持续走强?
银行估值具备吸引力、股息率较高且兼具防御属性,机构资金大举增持或是重要原因。在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2%的背景下,银行股股息率成为险资配置重要选择。
近日,险资举牌上市银行频繁,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均被举牌。险资重仓银行股市值增长,预计银行板块三季度仍将延续上行格局。
除了险资配置,宽基指数的持续流入也是抬升银行板块估值的重要因素。公募基金此前低配银行股,近期部分基金加仓,为银行股带来增量资金。
机构资金持续增持背后,还有看重银行股的“估值差”。信达证券认为,本轮银行上涨主要是PB-ROE剪刀差的修复,银行股过度低估估值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银行股是否还能“上车”?
浙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银行牛市行情或运行至中段。截至7月14日,42家上市银行滚动市盈率为7倍,市净率为0.70倍,估值修复中后期波动可能加大。
从银行最新披露业绩看,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承压,城商行展现出更强抗周期能力。中金公司建议从银行负债能力等角度筛选银行股。
中泰证券表示,继续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推荐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以及高股息稳健的大型银行。信达证券认为,银行股上涨行情可能扩散到整体金融板块。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