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华财经报道,银行板块近期延续强势,工、农、中、建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银行ETF年内涨幅超20%。机构资金大举增持,险资、公募基金等加码配置,银行股估值具备吸引力,股息率较高。专家认为,银行板块三季度仍将延续上行格局,城农商行领跑,投资者可关注盈利能力强的个股。

  新华财经北京7月15日电(记者闫鹏)近日,银行板块延续强势行情,工、农、中、建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更是连续大涨,引发投资者关注。截至7月14日收盘,银行ETF年内上涨超过20%,跑赢沪深300指数。

  业内人士分析,银行股因经营稳定、股息率高、股价破净修复等因素,成为长期机构资金的增配重点。当前,随着股价上涨,银行股股息率削弱,估值修复“下半场”可关注盈利能力强的城农商行。

  银行板块年初至今涨超20%

  近日,银行板块再度集体活跃,中信银行股指数7月以来涨幅显著,今年以来上涨21.31%,超额收益明显。42只上市银行股今年全部上涨,城农商行领跑,厦门银行涨幅居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股上市银行进入现金分红窗口期,国有大行表现活跃,工商银行股价再创新高。分红季对成交额放大效应显著,资金面博弈情绪加大。

  华泰证券研究所表示,近期银行股的快速上涨与2018年初有相似之处,是健康的趋势性行情的特征,也是评估投资者情绪强弱的重要参考。

  银行股缘何能持续走强?

  银行估值具备吸引力、股息率较高且兼具防御属性,机构资金大举增持或是重要原因。在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2%的背景下,银行股股息率成为险资配置重要选择。

  近日,险资举牌上市银行频繁,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均被举牌。险资重仓银行股市值增长,预计银行板块三季度仍将延续上行格局。

  除了险资配置,宽基指数的持续流入也是抬升银行板块估值的重要因素。公募基金此前低配银行股,近期部分基金加仓,为银行股带来增量资金。

  机构资金持续增持背后,还有看重银行股的“估值差”。信达证券认为,本轮银行上涨主要是PB-ROE剪刀差的修复,银行股过度低估估值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银行股是否还能“上车”?

  浙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银行牛市行情或运行至中段。截至7月14日,42家上市银行滚动市盈率为7倍,市净率为0.70倍,估值修复中后期波动可能加大。

  从银行最新披露业绩看,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承压,城商行展现出更强抗周期能力。中金公司建议从银行负债能力等角度筛选银行股。

  中泰证券表示,继续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推荐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以及高股息稳健的大型银行。信达证券认为,银行股上涨行情可能扩散到整体金融板块。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