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IPO“候场”银行数量缩减,但“预备役”仍庞大。桂林银行等14家银行披露辅导进展,部分银行IPO长跑近15年。自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IPO进入空窗期,中小银行上市之路艰难。

A股IPO“候场”银行数量不断缩减,但“预备役”队伍依然庞大。4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桂林银行上市辅导进展报告近期公布,该行仍需完善少量自有房产土地及租赁房产权属手续,并处理未决法律诉讼。年内,包括天津银行、汉口银行等在内的14家银行也披露了辅导进展,部分银行IPO长跑已近15年。

按照上市流程,IPO辅导仅是上市“第一步”,后续还需材料申报、沟通反馈等阶段。然而,自2022年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IPO进入“空窗期”,至今仍有6家银行“候场”。分析指出,在大中型银行相继上市的背景下,若缺乏新的发展亮点,中小银行上市之路或将更为艰难。

银行辅导进展不断披露

近日,中信证券披露了桂林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介绍了2025年1月至3月的辅导情况。

报告显示,桂林银行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因历史原因存在的少量自有房产土地未办理权证、部分租赁房产未备案登记等情况;二是在日常经营中涉及的若干法律诉讼。中信证券表示,将协助桂林银行完善相关权属手续,并督促其依法解决相关诉讼。

桂林银行于2023年8月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原计划于2025年4—6月完成辅导,但目前仍处于辅导阶段。分析师指出,桂林银行能否按时完成辅导存在不确定性。

近年来,桂林银行业绩稳定,利息净收入是主要动力源。2024年1—9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5.24亿元,同比增长9.44%;净利润22.73亿元,同比增长9.91%。然而,资产质量亟待改善,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增至1.87%,拨备覆盖率降至137.65%。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认为,桂林银行业绩良好,但资产质量需提升,尤其是拨备覆盖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不利于抵御潜在风险。建议桂林银行提高资产质量,并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

上市之路漫长

桂林银行仅是IPO“预备役”成员之一。除桂林银行外,年内还有天津银行、汉口银行等8家城商行,以及北京农商行等6家农商行的辅导进展被披露。

部分银行辅导期已长达10年余,如汉口银行自2010年12月辅导备案至今,仍处于辅导期。港股上市银行天津银行回A长跑已近10年,北京农商行长跑也已近7年。

分析师指出,银行IPO辅导期普遍较长,多数因历史遗留问题或内部治理问题未解决。在保持业绩稳定的情况下,解决内部历史遗留和治理问题是辅导期较长银行上市进程推进的前提。

自2022年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IPO进入“空窗期”。目前,等待上市的银行“后备军”已缩减至6家。进入IPO“后备军”队列后,还需经历受理、问询等阶段。湖州银行走在前列,已处于已问询阶段。

随着大中型银行上市完成,上市进程有所放缓。分析人士建议,中小银行在扩大资产规模时,应注重资产质量,利用新兴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