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密集“补血” 资本补充渠道待拓宽
AI导读:
今年以来,超二十家中小银行纷纷采取增资举措,多家银行增资扩股密集推进。地方国企、险资成增持主力,银行股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特点受险资青睐。资本补充成紧迫任务,专家建议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中小银行正迎来新一轮密集“补血”。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包括青岛银行、张家口银行等在内的超二十家中小银行纷纷采取增资举措。其中,参与增持的股东大多为国资及董监高。业内专家表示,这反映出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多家银行增资扩股密集推进。8月8日晚间,成都银行调整增持计划,改为不设定增持价格区间,并延长实施期限。江苏银行股东增持计划提前完成。另外,近期浙江多家农商行增资获批复。
事实上,上述银行增资扩股只是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多家城商行纷纷采取增资举措。另外,已有十余家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获批。在增持方式上,除了定增外,有的银行股东还通过配股、优先股等其他方式增持股份。
“银行股整体处于破净状态,估值较低,对部分长线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大股东或高管增持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防止股价过度波动。
地方国企、险资成增持主力。吉林省拟组建省级农商行,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补充资本金。国企是增持银行股的又一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国资大手笔增持银行股的案例中,不乏险资的身影。
“银行股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持续受到险资青睐。”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资本是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资本补充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商业银行大都通过多种方式补充资本。不过,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面临严峻挑战。
对此,专家建议,应不断优化政策和市场环境,拓宽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完善资本市场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发股上市融资。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