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8日,银行板块表现亮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自2020年以来,国有大型银行指数累计上涨32.21%,远超沪指涨幅。近期,银行股屡创新高,市场解读为降准降息前兆,银河证券研报指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降准降息预期增强,利好银行信贷投放和资产质量。

4月18日,银行板块表现亮眼,逆市走高,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申万国有大型银行指数累计上涨32.21%,远超同期沪指7.43%的涨幅,国有大行指数超额收益近25个百分点。

然而,银行股的强势并非一蹴而就。回顾2020年初至2022年11月初,国有大行指数曾一度下跌25.67%,而同期沪指“小牛市”中,对国有大行的超额最高近40%。但从2022年11月起,受降息降准、涉房类资产风险缓解等利好因素影响,银行股开始反转走强。

近期,银行股屡创新高,市场解读为降准降息的前兆。央行多次表态将择机降准降息,市场认为当前时机或已成熟。通常,在降准降息前后,银行股表现较为出色。

银河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央行公布的2025年3月金融数据显示,社融信贷增长超预期,资金活化程度提高,政府债继续支撑社融。此外,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降准降息预期增强。大行增资启动,基本面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对银行信贷投放和资产质量构成利好。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