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发现,多家银行下调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提高起存金额。此外,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高利率存款产品额度紧俏。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利率低位运行、政策宽松预期及银行负债成本控制需求,将推动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了解到,包括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近期下调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也有部分银行提高起存金额。此举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存款利率调整后,部分银行出现了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的罕见现象。这意味着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打破了常规的利率结构。

此外,记者调研了解到,利率2%以上的存款产品额度变得非常紧俏,部分银行需拼手速抢额度。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资金对于高利率存款产品的强烈需求。

存款利率下调趋势明显

“目前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65%,前几天刚调的。”日前,记者在平安银行北京丰台区一家网点了解到,相比此前2.05%的利率,平安银行本轮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幅度高达40个基点。南京银行也于近期下调了存款利率。

记者梳理发现,4月以来,江西、广东、广西、安徽等地区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银行下调幅度甚至达到了50个基点。这显示了整个银行业在调整存款利率方面的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利率下调后,部分银行出现了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高利率存款产品额度紧俏

记者发现,部分银行上调了定期产品的起存点,使得高利率存款产品更加难以获得。

光大银行北京地区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3年期存款产品的最高利率没有变,但起存金额已经大幅提高。平安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产品额度有限。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部分银行利率2%以上的定期存款产品额度非常紧俏,客户需要拼手速才能抢到。

存款利率预期下行,市场如何应对?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利率低位运行、政策宽松预期及银行负债成本控制需求,将共同推动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尤其是中长期产品。这将对储户的收益产生一定影响。

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财信证券分析师张雯婷认为,央行“择机降准降息”可能迎来政策窗口期,利率下行空间已经打开。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也表示,近期部分银行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的核心逻辑是控制负债成本。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的结构优化和存贷款的定价管理。预计随着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LPR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未来仍有小幅下行的可能。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