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强化风险管理
AI导读:
近一年来,50余家商业银行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等业务,旨在强化风险管理并降低运营成本。招商银行等已发布通告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预计后续将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
近一年来,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在内的50余家商业银行陆续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描取款等业务。这一举措背后,业内专家指出,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旨在强化风险管理并降低运营成本,预计后续将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
招商银行日前发布通告,为提升金融服务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自2025年4月9日起将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用户需持银行卡通过ATM或前往银行网点办理存款。
自去年4月以来,超50家银行已对无卡存取款业务进行了调整。例如,工商银行率先暂停了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而交通银行也随后停止了预约取款服务。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相继发布公告,停止或调整相关无卡存取款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多家中小银行也加入了调整行列。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宣布取消自助设备的无卡存款等功能,以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回顾历史,早在2022年,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就已开始调整ATM二维码存款服务。随后,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也跟进调整。业内专家从技术层面分析,无卡存取款业务采用的身份验证方式安全性较低,且客户对这类业务需求不高,因此银行进行了调整。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使用频率降低,银行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也与此有关。尽管这增加了用户携带银行卡的需求,但对中老年用户群体影响有限。市场人士认为,无卡存取款业务已逐渐成为“鸡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预测,未来仍可能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这一调整不仅有助于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还有助于银行做好风险管理和降低运营成本。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