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地方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下调明显加速,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储户存储长期存款意愿依然强烈。2024年年报显示,A股上市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不减,银行负债管理面临挑战。专家建议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多维度动态平衡。

随着银行“开门红”活动结束,银行吸储“减负”行动拉开序幕。4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地方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下调明显加速,下调幅度最高达40个基点。尽管银行频繁下调利率,但受居民风险偏好下降、理财基金等投资渠道收益不佳等多重因素影响,储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依然强烈。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A股上市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不减,银行负债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产品利率下调进行时

进入4月,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呈现“加速跑”态势。4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家银行已下调存款、大额存单产品利率。吉林银行沈阳地区一年期存款年利率由2%降至1.95%,两年期降至2.05%。辽沈银行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5个基点至1.95%、15个基点至2%、15个基点至2.05%、10个基点至2.10%。更早前,民营银行如众邦银行、新安银行等也相继下调了大额存单利率。

谈及存款利率下调原因,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指出,一方面“开门红”收官,银行主动调整负债成本;另一方面,中小银行高成本存款占比多,为缓解净息差压力,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减少负债端成本。

存款定期化趋势不减

尽管利率下调,但受居民风险偏好下降、理财基金收益不佳等因素影响,存款定期化现象依然显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定期存款增速均超过活期存款。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零售客户定期存款占比由上年的20.42%提升至22.57%,浙商银行定期存款增加2572.60亿元,增长22.74%。定期存款成为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避风港”,但存款定期化趋势对银行负债管理带来挑战。

招商银行副行长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定期存款占比上升趋势延续,活期存款占比虽有反弹,但活期存款时点增量下降,不敢得出定期化趋势出现拐点的结论。浦发银行行长则强调,严格管控高成本、中长期定期存款规模。

负债成本优化迎考

在市场利率环境持续变化的背景下,严格管控高成本存款规模成为银行业核心任务。从资本管理角度看,高成本存款减少留存收益,削弱内生资本补充能力;从经营角度看,放任高成本存款增长将压缩银行息差,降低利润。为吸储“减负”,多位银行管理层强调严格管控高成本存款规模的重要性。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纷纷采取措施提升零售信贷、高价值存款占比,深化成本管控。

专家建议,银行可通过推出创新型储蓄产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资产与负债在期限、利率等多维度的动态平衡。同时,贷款端应细致评估项目贷款,确保贷款期限与项目现金流周期契合,适当增加短期贷款投放比例。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