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月起,财政部将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四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举旨在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发挥财政与货币政策合力。央行或采取多项措施平滑资金面,保障市场稳定。

本月起,财政部将陆续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用于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此举被专家视为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彰显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效果。为了配合特别国债的发行,央行或将采取超额续做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或择机降准等措施,以保障市场资金面的平稳。

特别国债助力大行资本补充方案公布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今年将发行4只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其中包括2只5年期和2只7年期品种。发行节奏上,4月将发行1只,5月发行2只,6月再发行1只,首只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进行招标。华安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颜子琦指出,本次特别国债的期限设置和发行节奏均较为合理。

发行特别国债以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是财政部去年提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举措之一,旨在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曾表示,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稳健,资产质量良好,主要指标均处于国际最佳实践标准的健康区间。

廖岷强调,通过特别国债注资提升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不仅能够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还能发挥资本的杠杆效应,促进信贷投放,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和市场信心提振提供坚实支撑。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估算,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有望撬动约4万亿元信贷增量,显著提升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为化解房地产债务风险、地方平台转型等提供有力保障。

政策合力显现

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重要体现。回顾历史,1998年财政部曾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行注资2700亿元,同时央行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用于购买特别国债。

明明预计,本次专项用于国有大行资本补充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将加速推进,同时今年还将有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择机发行。为对冲特别国债发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央行或将采取多项措施平滑资金面,包括超额续做到期MLF、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以及适时降准等。这种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既能确保注资计划顺利实施,又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形成资本补充、信贷扩张、经济复苏的良性循环。

近期公开市场操作也透露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信号。3月MLF操作实现净投放630亿元,为自2024年7月以来的首次净投放。此外,央行还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强化协同,实现规模匹配和结构平衡,在投向领域和政策节奏上形成互补。同时,要加强政策实施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完善政策传导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