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注资5000亿,增强资本实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AI导读:
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继官宣了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计划,拟募资超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举旨在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有大行注资落地。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继官宣了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计划,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等公告,旨在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
公告显示,中行、建行拟向财政部,交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双维投资,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进行定增,分别募集资金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本次定增均实现了溢价发行,有效对冲了存量股份摊薄效应,维护了市场稳定。
梳理公告内容来看,各家银行增资方案体现出“一行一策”的差异化注资思路。财政部在四家银行定增预案中拟合计出资5000亿元,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提供支持,这一举措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市场分析认为,此举不仅避免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还彰显了国家对于银行体系长期稳健发展的战略性布局。
此外,四家银行均获财政部战略投资,用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募资规模也有所不同,其中,中行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建行募资总额不超过1050亿元,交通银行募资不超过1200亿元,邮储银行募资不超过1300亿元。在市场分析看来,定增方式配合国有大行稳定的分红政策,其投资安全边际与回报预期将同步增强。
交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30日解释称,由于银行自身资本补充压力大,对多种资本补充方式进行了长期研究论证。定增在董事会推动且全部发行对象明确的情况下不受股价限制,是可行的融资途径。从市场影响角度,采用非公开发行的锁价定增方式,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以及股价冲击较小。
财政部战略投资“未雨绸缪”,体现了国家对于银行体系稳健发展的前瞻性布局。目前,六家国有大行经营整体稳健,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核心一级资本均高于监管最低要求。通过本轮再融资,国有大行将实现资本结构优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提升等目标。
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是实施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的一项重要增量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及财政部先后多次提及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募集资金到位后逐步使用并发挥效果,国有大行将更好发挥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记者周艾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