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四家银行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总额达5000亿元。此举标志着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即将落地。此举将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

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四家银行募资总额分别不超过1050亿元、1650亿元、1200亿元和1300亿元。此举标志着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即将落地。

具体来看,建行、中行的发行对象均为财政部,交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邮储银行的发行对象则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交行特别指出,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将超过30%,成为该行控股股东。

四家银行公告显示,财政部拟认购资金总额合计5000亿元,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相符。作为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一部分,该计划于2024年9月24日首次提及,并将分期分批实施。

建行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风险抵补能力,并满足监管要求。其他银行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强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对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性。

截至2024年末,国有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最低要求1.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建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达到14.48%。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有助于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建行、交行、邮储银行还测算了增资对主要经营指标的影响,预计增资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高。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银行目前处于破净状态,股票增发可能损害原始股东权益。各银行在预案中均提及即期回报摊薄风险,但发行价格较收盘价均有一定溢价,兼顾了中小股东利益。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建议,使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评估银行股价值,以兼顾老股东和新股东的利益。根据程序,各银行拟定的发行方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