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银行业2024年度业绩亮眼,内地居民开户热潮助力财富管理业务增长
AI导读:
近日,东亚银行、恒生银行等香港本地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尽管受到香港本地房地产商拖累,不良贷款率上升,但两家银行盈利涨幅显著,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强劲贡献。内地居民赴港开户成为推动香港银行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增收的重要力量。
近日,东亚银行、恒生银行等香港本地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展现了香港银行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下的经营成果。
记者注意到,尽管两家银行受到香港本地房地产商拖累,不良贷款率上升,但盈利涨幅依旧显著。2024年,东亚银行和恒生银行盈利分别同比增长12%和8%,这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强劲贡献,两家银行的非息收入分别增长15%和26%,超出市场预期。
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内地居民赴港开户成为推动香港银行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增收的重要力量。
港银面临挑战,业绩依然亮眼
根据披露,受香港本地房地产商影响,两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承压。截至2024年末,恒生银行不良贷款率飙升至6.12%,东亚银行对香港本地商业房地产贷款中的不良贷款率也达到6%。
然而,在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东亚银行和恒生银行仍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恒生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利润215.58亿港元,同比增长8%;东亚银行归母净利润为46.08亿港元,同比增长12%。
这主要得益于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两家银行均表示,这归功于零售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
内地居民赴港开户热潮助力
对于非息收入的增长,两家银行均指出,这主要得益于零售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东亚银行表示,零售财富管理业务是非利息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单位信托基金及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增长最为显著。恒生银行也表示,该行在推动多元化收入方面取得进展,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26%,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
知名财经作家高承远表示,内地居民赴港开户及办理财富管理业务的热潮,是香港银行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增收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净值人群规模的扩大,香港的财富管理机构凭借其专业优势和服务经验,成为这些投资者的首选。
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桥也表示,内地客户来港办理财富管理的需求庞大,带动了该行投资产品收入和第三方保险佣金的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香港与内地金融互联互通的不断深化,如跨境理财通等政策的推进,将进一步降低内地投资者参与香港财富管理市场的门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香港银行业。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