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庆中秋后,多城优化楼市政策,南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广州明确公积金可支付购房首付款。多地出台楼市新政,从供需两端发力,激活需求、优化供给。中指研究院预计四季度政策将继续聚焦“止跌回稳”。

  国庆中秋长假刚刚结束,多城继续优化楼市政策,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活力,这一政策调整(关键词1)无疑成为市场焦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进入四季度各地将推动已出台政策加快落实,同时增量政策也存在一定预期,楼市新政(关键词2)的效应正逐步显现。

  10月9日,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单缴存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50万元/人提高至80万元/人,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为,近年来南京单人购房数量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同类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水平、住房市场现状、重点保障人群、现有资金供给、贷款风险防控等各方面因素,此次贷款额度调整以单人购房为重点,着重加大了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支持力度。

  记者梳理发现,多个城市都在近期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由于恰逢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这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热度。就在9月28日,广州发布《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的通知》,指出缴存人及其配偶购买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现售商品住房、存量商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或者共有产权住房,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缴存人及其配偶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为其拥有所有权的住宅实施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家庭分摊费用。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30个市(区)出台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新政,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都已明确可以申请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政策调整(关键词3)成为楼市回暖的重要推手。

  而在深圳,记者也对多位购房者进行了采访,在目前房价有所下跌且楼市政策环境宽松的背景下,受访者均表示会优先考虑公积金和商业的“组合贷”,并希望公积金的贷款额度能进一步提高。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仍属于政策利好释放的窗口期,各地优化楼市措施正当其时。近段时间以来,多个城市将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发力点,以此来减轻购房者的还贷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了二手房市场上的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加速了看房和成交的速度。

  除了住房公积金,武汉、重庆、合肥等多地也在近期接连出台楼市新政,从供需两端发力,针对性解决市场痛点。例如,重庆在10月1日推出支持改善性住房消费系列创新举措,涵盖房票安置、购房支持、住房供应、促销活动及存量用房盘活等多个方面。楼市政策(关键词4)的持续优化,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另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有约200个省市(县)出台政策超470条,三季度出台政策超120条,目前多数城市已全面放开限制性政策。整体来看,近期地方政策优化方向主要围绕激活需求、优化供给两方面,涵盖公积金提取范围拓宽、购房补贴定向加码等举措。

  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认为,随着“假期效应”减退,各地长假后的成交量将陆续恢复到节前水平,但市场信心的全面修复还需要政策支持与经济基本面改善的双重助力。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预计,四季度宏观政策加力的必要性有所提升,房地产政策将继续聚焦“止跌回稳”目标,推动已出台各项政策加快落实,同时,增量政策也存在一定预期。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