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市值管理目标和方向,划分不同主体工作职责,提供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支持,并强调严守依法合规底线。此举旨在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维护投资者利益。

  上海国资官微消息,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进一步推动上海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高度重视我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表现,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规范开展市值管理工作,近日,上海市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市值管理目标和方向

  该《意见》明确,上海国资国企聚焦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致力于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及安全支撑作用,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上市公司,并不断提高股东回报和价值表现。此举对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市值管理不同主体工作职责

  《意见》详细划分了上市公司、监管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金融机构等不同市值管理主体的具体职责,确保各方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市值管理工作。

  上市公司需强化主体责任,推动技术创新与资本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实现经营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监管企业需制定针对性市值管理方案,优化股权结构,提升治理水平。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聚焦差异化功能定位,积极开展资本运作。金融机构则需创新融资工具,提供精准服务,强化市值管理外部支撑。

  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

  《意见》从并购重组、股票回购增持、投资者回报、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六方面,为监管企业和上市公司提供了市值管理的政策和工具支持。

  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主业竞争优势,推动国际化经营战略。同时,推动监管企业将市值管理与国资国企改革相结合,建立股价异常波动快速响应机制,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此外,引导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优化分红节奏,提高分红比例,强化投资者回报意识。

  坚守合规底线

  《意见》还强调,市值管理工作必须严守依法合规底线,严禁操控信息披露、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确保市值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近年来,市国资委通过强化政策引领、实施资本运作项目、加速国资基金设立及运作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末,我市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2%。

  未来,市国资委将继续落实《意见》要求,指导监管企业和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市值管理工具,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维护投资者利益,推动一批代表性项目落地,彰显上海国资国企的示范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