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房贷市场面临挑战,多家大中型银行房贷余额下降,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建行、农行等多家银行房贷投放情况各异,市场期待政策调整带来新变化。

2024年,“提前还房贷”现象依然显著。根据澎湃新闻对15家大中型银行2024年年报的分析,国有六大行中的四家(工农中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出现减少,且降幅较2023年有所扩大;而在九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两家减少,七家增长。

从资产质量上看,2024年,披露相关数据的13家大中型银行中,12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仅一家下降。个人住房贷款市场面临一定压力。

四家国有大行、两家股份行房贷余额下降

作为房贷市场的主力,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了6210.57亿元,降幅较2023年进一步扩大。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则实现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增长,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则连续出现年度回落。其中,工行、建行和农行的减少规模均超过1800亿元。

与此同时,九家股份制银行中,七家在2024年实现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增长,光大银行和渤海银行则出现下降。中信银行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增加最多的银行,增幅达到614.1亿元。

多家银行在年报和业绩会上披露了新发放房贷的情况。建行行长张毅表示,2024年该行个人住房贷款客户突破1500万户,新投放7263亿元;农行投放6111亿元;兴业银行投放1861.48亿元;民生银行投放1062.23亿元,同比增长28.75%。

去年四季度,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的政策出台,包括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利率调整后,新旧房贷利差收窄,客户利息负担减轻,提前还款减少。同时,个人住房贷款受理量显著回升。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

2024年,大中型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几乎全线走高。在披露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的11家银行中,2024年末余额均较2023年上升。

国有大行中,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邮储、交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股份制银行中,除中信银行外,其余六家银行的不良率也全线走高。但整体来看,除渤海银行外,其余股份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均低于1%。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房贷市场2024年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多家大中型银行房贷余额下降,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调整和市场的逐步稳定,房贷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