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南京3月31日发布“房七条”新政,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备受市场关注。此举或为新一线城市中首个宣布商品房可自由交易的城市,有望推动政策向楼市供给侧转移,增加对需求侧及住房后市场的关注。

3月31日,南京发布“房七条”新政,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构建多维互促的住房消费体系。其中,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这一举措备受市场瞩目。

目前尚不清晰,新政是否意味着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自3月31日后都将清除所有妨碍交易的政策和制度。若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南京将成为新一线城市中首个宣布商品房可自由交易的城市,为全国楼市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推动政策向楼市供给侧转移,增加对需求侧及住房后市场的关注。

当前,房地产全面祛魅势在必行,越早进行越好。南京“房七条”中,除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外,其余六条均为房产促销举措。同日,天津也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至20%,同样是房产促销。

地方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功能虽已减弱,但依赖犹存。要戒断这种依赖,需积极准备,因此,促销性房地产举措在各地具有普遍性。南京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是政策与时俱进的表现,市场应给予耐心和信心。

楼市已进入买方市场,住房由稀缺转为充裕,需各地在思想观念、施政纲要等方面做出调整。市场期待南京新政能引发更多地区在推动交易自由方面的尝试,让楼市个体需求得到更有效释放。

3月31日,住建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要求住宅建设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但市场认定的好房子,还需满足市场主体的个性化需求。

长期以来,衡量房地产行业健康主要基于售卖环节,这是误区。楼市作为耐用消费品,需发达的交易后市场体系建设。住房后市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稳楼市不仅是稳售卖市场,更需关注住房后市场。

进入周期右侧的房地产市场,在建造和交易环节面临挑战,减轻症状的良药是释放交易自由度,积极开发住房后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房地产全生命周期治理。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