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以来,多地发布房地产优化政策,推动市场止跌回稳。重庆全面取消住房限售政策,云南昆明、山东等地也出台具体措施。多地将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未来行业有望探底企稳,房地产板块投资机会受关注。

2025年以来,多地发布房地产优化政策,并明确将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31个省份召开地方两会并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广东、浙江、福建等十多个省份明确提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标。

政策持续发力

春节假期后,重庆全面取消住房限售政策,引发市场关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8日发布通知,从2月8日起全面取消重庆中心城区原已纳入两年限售范围住房的再交易管理。

重庆市自2017年9月起施行新购住房限售政策,中心城区范围内新购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两年后才能上市交易。为促进房地产行业企稳回升,重庆市自2024年9月1日起调整相关政策,凡2024年9月1日起在中心城区新购住房的,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即可上市交易。此次全面取消限售意味着无论何时购买的房子,只要有房产证都可上市交易。

今年1月,云南省昆明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措施》提出,合理调控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超36个月的县(市)区,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在18个月(不含)到36个月之间的县(市)区,按“盘活多少、供应多少”原则,确定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面积;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对2024年3月31日之前供应、目前尚未开发或已开工、未竣工的房地产用地,通过鼓励企业优化开发、促进市场流通转让、支持政府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

有的地方则从优化住房领域消费政策入手。1月,山东省印发《关于促进住房领域消费的行动计划》,提出20条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大力推行“房票”安置、有效促进房屋“以旧换新”、有序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额度等。《行动计划》明确,大力推行“房票”安置。在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涉及房屋征收工作中,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推行“房票”安置模式,房屋被征收群众可持“房票”购房。进一步加大“房票”优惠力度和覆盖范围,允许“房票”在更大区域内转让、拆分、组合使用,适当延长使用有效期,适度提高持票购房补贴比例,打通跨区使用堵点。

“回稳”成关键词

记者注意到,多地将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具体举措,但具体表述有所不同。

如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新开工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发展绿色建筑,推广智能建造、模块化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引导企业提高住房建设标准、优化物业服务,建设更多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中泰证券分析称,随着“止跌回稳”的政策定调,以及住房政策优化调整,未来行业相关数据有望随着政策持续推出探底企稳,继续看好房地产板块的投资机会,在核心城市政策放松以及“去库存”的推动下,建议关注布局一二线城市且业绩稳健、安全度较高的房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