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三星人寿股权挂牌转让,高管变动引关注
AI导读:
11月17日,中银三星人寿24%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方为中航集团,此次为清仓出售。此前中航集团曾多次尝试退出。此次转让是响应“退金令”,或改变公司股东结构,但预计对公司日常运营影响有限。同时,公司高管层也迎来重要调整,增资计划再生不确定性。
又一家保险公司股权变动,中银三星人寿24%股权被挂牌。
11月17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三星人寿”)24%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17.36亿元,转让方为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航集团”)。保险股权转让事件引发关注,目前,中航集团为中银三星人寿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这也意味着本次挂牌为清仓出售。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航集团退出中银三星人寿股东行列,是响应“退金令”的必要选择。从长远看,有助于中银三星人寿引入战略契合、资源协同的新投资者。

清仓式转让,中航集团多次尝试
事实上,这并非中航集团首次寻求退出中银三星人寿。早在2024年12月,中航集团就曾挂牌转让所持中银三星人寿24%股权,彼时转让底价为18.15亿元。相比之下,此次新发布的挂牌价较上一次下降了7880万元。中航集团作为中银三星人寿的创始股东之一,持股已超20年。2005年5月,中航集团与韩国三星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下称“三星生命”)共同出资设立中航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航三星人寿”),双方各持股50%。2015年8月,中航三星人寿获批增资,中国银行旗下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保险”)出资8.5亿元获得51%控股权,中航三星人寿也自此更名为中银三星人寿。两年后的2017年8月,中银保险将所持中银三星人寿51%股权转让给中银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投资”)。至此,中银投资、三星生命、中航集团分别持有中银三星人寿51%、25%、24%股权,并延续至今。此番中航集团试图退出中银三星人寿股东行列,是响应“退金令”的必要选择。2023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2024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再次明确,各央企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这一系列政策也被市场解读为“退金令”。在此之后,多家央企、国企开始“清仓式”转让所持保险机构股权,涉及国任财险、中煤财险、华泰保险、民生人寿、永诚财险、江泰保险经纪等。
谈及中航集团退出可能带来的影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航集团作为中银三星人寿的创始股东之一,其离场会改变公司的股东组成和力量对比,可能导致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变化。但考虑到中银投资和三星生命分别持有中银三星人寿51%和25%的股份,二者对公司的控制力较强,中航集团的退出未必会对公司的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产品经理苏晓天向记者指出,中银三星人寿的股权结构和战略主导权高度集中于中银投资和三星生命两大核心股东,其公司治理和经营战略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因此,这次股权转让更多是股东方基于自身主业聚焦和资产优化的战略调整,而非对中银三星人寿发展前景的否定。“从长远看,这为中银三星人寿引入更契合保险业发展战略、能带来更强资源协同的新投资者打开了窗口,有望为公司治理和业务创新注入新的活力,预计其核心经营的稳定性不会受到实质性冲击。”苏晓天说。
“将帅”齐换,高管格局再生变数
创始股东意欲离场的同时,中银三星人寿高管层也迎来了重要调整。11月14日,中银三星人寿发布公告称,马超龙因年龄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发展规划、资产负债管理与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职务。经中银三星人寿全体董事推举,执行董事邱智坤代行董事长职务,代行职务期限至新任董事长任职生效之日止。邱智坤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指定公司副总经理金瑜铭为公司临时负责人。

邱智坤出生于1969年10月,是位“老中行”,长期负责海外业务拓展。他于1992年7月加入中国银行,曾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海外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规划运营),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及中银香港副总裁,中银集团保险执行总裁、执行董事。而据中银三星人寿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航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航空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沈洁兼任中银三星人寿副董事长。也就是说,若此次挂牌转让顺利完成,中银三星人寿高管格局或将再生变数。此外,中航集团若出清所持股权,也将使中银三星人寿正在推进的增资计划再生不确定性。2022年3月,中银三星人寿公告称,拟增加注册资本24亿元,由股东中银投资、三星生命和中航集团按各自的持股比例提供。其中,中银投资出资12.24亿元,三星生命出资6亿元,中航集团出资5.76亿元。不过,截至目前,该增资计划尚未落地。为缓解资本压力,中银三星人寿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式“补血”。2024年9月,中银三星人寿成功发行18亿元的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2025年9月,中银三星人寿又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即“永续债”),发行规模30亿元,票面利率2.75%。
从业绩来看,中银三星人寿虽然背靠四大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但盈利表现仍显乏力。2016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5.86亿元、38.74亿元、28.66亿元、53.05亿元、77.89亿元、143.39亿元、173.26亿元、248.68亿元、298.62亿元,规模显著扩张。另一边,净利润长期在低位徘徊。2016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78亿元、0.19亿元、0.35亿元、0.55亿元、0.67亿元、1.34亿元、0.08亿元、0.76亿元、4.83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中银三星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93.16亿元,净利润6.94亿元。但从单季度表现来看,净利润出现了较大波动。具体而言,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0.68亿元;二季度急转直下,单季出现6.11亿元的亏损。受此影响,中银三星人寿上半年净亏损达5.43亿元,成为10家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一家净利润亏损的公司。不过,三季度中银三星人寿单季盈利2.82亿元,成功扭转了上半年的亏损局面。对于这一业绩波动,中银三星人寿解释称,是切换新会计准则所致。记者了解到,当前正处于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过渡期,各家险企在准则切换时点的策略选择上有所不同,导致业绩报表出现较大差异,给比较分析带来一定干扰。(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