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迎盈利拐点,车险价格与风险更匹配
AI导读:
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迎来盈利拐点,行业赔付率改善。相关改革持续推进,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将更匹配。未来,新能源车险经营向好,但价格贵、成本高现状还将持续,需多方面细化促进高质量发展。
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率先迎来盈利拐点,释放出保险行业向好的积极信号(保险行业)。与此同时,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对新能源车主关心的投保需求和投保价格等问题,相关改革在持续推进,未来新能源车险的价格与风险将更为匹配(新能源车险)。
新能源车险“高增长、高赔付”的现象正在发生改变:业务延续高增长,但头部险企逐步走出承保亏损、实现盈利,同时行业赔付率同步改善。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新能源车险作为车险增量市场主力军的状态将持续。随着新能源车险存量规模持续壮大,车险定价更加市场化,新能源车主的车险价格和风险将更加匹配,新能源车险行业性承保亏损的现象将逐步改善,但实现行业性承保盈利尚需时日。
头部险企迎承保盈利
自2021年底起,我国新能源汽车拥有了专属保险。此后,新能源车险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但受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特征、维修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新能源车险持续处于“高增长、高赔付”状态,“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现象较为普遍。
不过,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头部险企的新能源车险已经迎来了承保盈利。
例如,上半年平安产险实现承保新能源汽车575万辆,同比增长49.3%,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6.2%;同时,实现当期新能源车险业务承保盈利,成本呈可持续优化趋势。
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产险上半年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达19.8%。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车险总体经营情况比较好,已经进入盈利空间。”
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近日介绍说,该公司战略性发展新能源车险,占中国境内新能源车险份额的34.2%,未来将支撑公司车险份额稳定以及优质业务的选择能力。
在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迎来承保盈利拐点的同时,行业新能源车险经营也出现好转迹象。记者获得的行业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1.44%,已结赔款同比增长33.32%,已结赔款增速低于保费增速8.12个百分点。这折射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情况正在改善。
对此,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浩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近年来营运企业、保险行业共同努力,针对新能源汽车驾驶人持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及管控措施,有效降低出险率。同时,保险公司加大理赔风控及降本管理,持续降低和精细化控制车损理赔成本。
车险价格与风险将更匹配
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率先迎来盈利拐点,释放出新能源车险行业发展向好的积极信号。与此同时,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对新能源车主关心的投保需求和投保价格等问题,相关改革在持续推进,未来新能源车险的价格与风险将更为匹配(车险价格)。
今年1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同时,安徽金融监管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并明确落实每一条举措的责任单位。
针对部分新能源汽车投保难的问题,根据上述《指导意见》,保险行业今年建立了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推出“车险好投保”平台。上述《实施意见》提出,充分运用“车险好投保”平台,努力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凡投必保”。
同时,针对部分车主反映新能源车险较贵的问题,上述两项意见均提到,研究在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内优化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及规则,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为基础的费率形成机制。
某财产险公司车险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监管部门的意见,未来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将进一步扩大,分阶段逐步过渡到与普通燃油车一致,以使新能源车险的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届时,低风险车主将享受更便宜的车险价格。
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尽管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状况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仍高于燃油车,意味着其纯风险保费可能更高,不少车主可能仍然有新能源车险比较贵的“体感”。未来,随着新能源车险管理的精细化、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技术升级等,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有望逐步降低,保费也有望缓慢下行(车险发展)。
整体来看,受访人士认为,新能源车险经营已经出现向好趋势,但短期内价格相对较贵、保险公司经营综合成本率较高的现状还将持续,未来还需要根据上述《指导意见》,从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提升新能源车险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持续细化,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