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哑铃型”配置:债券股票双增
AI导读:
保险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同时增加债券和股票配置。债券仍是主要配置方向,占比超51%,股票配置也大幅提升,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险资举牌持续升温,举牌对象集中在高股息板块。
【导读】保险资金同时增加债券和股票配置,“哑铃型”配置策略更加突出
受到储蓄需求持续、“报行合一”政策深化实施等多重积极因素驱动,保险业核心指标保持稳步上涨态势。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截至上半年末,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2%,上半年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上半年保费的增长主要由寿险所驱动,数据显示,1月~6月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为5.4%,较1月~5月的3.3%增速明显走扩。
投资端,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较2025年年初增长8.9%;环比增长3.7%。其中,人身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32.6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财产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2.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主要配置方向仍是债券,大力加仓股票。银行存款和非标则继续被保险资金减配。
保险资金大力加仓权益市场,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行业资金合计占比达96.5%)的股票余额为3.07万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8%,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较去年二季度末,股票余额增长47.57%,高于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总量同比17.39%的增幅。
业内人士认为,低利率环境下,市场配置呈现“资产荒”。2025年以来,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扩大长期投资试点等政策落地,为险资入市进一步松绑,险资得以通过举牌、设立私募基金等形式持续加码资本市场。监管层对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的明确号召,以及各项配套利好措施的持续落地,推动形成了这一投资趋势。
债券仍是保险资金最主要的配置方向,占比超51%。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债券余额为17.87万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1.1%,刷新近年来最高水平,上半年净增加1.94万亿元,二季度单季净增加8961亿元。
银行存款和非标继续被保险资金减配。截至二季度末,保险行业的银行存款和非标占比续创新低,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银行存款余额为3.02万亿元,占比降至8.6%;其他投资(以非标类为主)余额为6.58万亿元,上半年净减少1871亿元,占比降至18.8%。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金同时增加债券和股票配置,“哑铃型”配置策略更加突出。
险资举牌持续升温,举牌对象主要集中在港股的银行、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近期,中国平安还举牌了同行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的H股。这也是2019年7月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H)后,再次出现的保险公司举牌保险股。中国平安举牌同业,在提升投资组合回报的同时,也反映出对保险板块基本面修复和长期价值的信心。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