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险企偿付能力评级C级 面临业务限制与监管处罚
AI导读:
界面新闻报道,截至8月11日,前海财险等5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被评定为C级,面临业务限制、高管薪酬管制等措施,偿付能力不达标影响市场信誉,多家险企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险企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截住8月11日,共有前海财险、安华农险等5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被评定为C。其中华汇人寿已连续13个季度为C。
对于这五家评级为C的保险公司而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业务开展上,会面临诸多限制,以互联网保险业务为例,评级为C的财险公司将无法展业。
有险企资深从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偿付能力不达标首先影响的是市场信誉,形成业务发展的恶性循环。
风险管控存在漏洞
风险综合评级作为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风险的关键指标,分为A、B、C、D四个级别,处于C、D级别的险企则被视为不达标。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要达标,需要同时满足三项要求,任何一项不达标,即为偿付能力不达标。
翻阅五家险企的偿付能力报告,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反复出现的“通病”。
前海财险作为“宝能系”险企,长期处于波动状态。华汇人寿则陷入另一种治理困局,业务基本停滞。
面临一系列限制
当风险综合评级亮起“红灯”,一系列连锁反应随之而来。评级为C的险企将面临业务限制、高管薪酬管制等措施。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界面新闻记者说,风险综合评级为C,可能会影响公司市场声誉与客户信任度,整体经营压力显著增大。
杨泽云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首先面临着监管机构的一系列监管处罚措施。
面对评级压力,多家险企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华安财险成立工作组,有效遏制了经营下滑的趋势。
在中航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薄晓旭看来,保险公司可通过内部治理、风险管理等措施来提升偿付能力。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