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地启动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试点,参保患者在定点医院结账时能同步完成医保、商保、自付结算。山东、上海等地试点顺利,展示了医保和商保协同发展潜力。同时,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条款复杂、流程繁琐,商业健康险的报销一直是参保人的一大痛点。对于同时参保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险的患者,需先垫付费用办理医保结算,再携带病历票据到保险公司理赔,等待审核通过才能完成报销,耗时费力。但好消息是,多地正推进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试点,患者在定点医院结账时即可“医保+商保+自付”同步完成。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全面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其中,商业健康保险扮演重要角色。山东省已上线医保商保一体化同步结算平台,惠及511.22万参保人,累计报销13.34亿元。青岛推出的惠民保——琴岛e保,通过数据打通,实现医保商保一体化联网结算,累计赔款支出近8亿元。

上海市医保局也积极推动医保与商保同步结算,去年9月,12家试点三甲医院服务平台全面上线,已有约1200人签约授权,完成181单同步结算交易。目前,上海第二批试点医院报名已启动,超过100家医院参与。医保商保同步结算在山东、上海、广东等地试点顺利,展示了医保和商保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在推进医保商保一站式平台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好数据成为关键。山东、上海在试运行中,保障数据安全体系和风险控制较有成效,但还需加强个人理赔、医疗数据的严管,防止数据被商业化利用。

医保商保同步结算不仅是业务合作的起点,未来应推动更多商业保险产品创新,满足公众多元需求。青岛市医疗保障局表示,商业保险形式多样,如何根据数据要素流转方案将医保数据安全共享给商业保险公司,是下一步推进的重要方向。山东省医保局正规划技术框架和工作方案,以满足商业化保险在医保领域的一体化结算需要。

未来,医保数据不仅将更好地服务于商业保险公司,还可能在各行业场景中发挥作用,包括药品研发等领域。这将进一步提升医疗便利性,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