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基”集中涌现,基金发行市场热度回升
AI导读:
临近年末,基金发行市场热潮涌动,多只“日光基”涌现。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升温,资金回流、政策改善与费率改革共振,推动基金发行市场繁荣,为公募行业注入新活力。
临近年末,基金发行市场再掀热潮,基金发行成为市场焦点。11月13日,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发布公告,该基金在启动当日即完成募集,成为11月以来又一只“日光基”,基金发行效率惊人。四季度以来,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热度持续升温,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主动权益产品相继提前结束募集。久违的“日光”行情,正在发行端重新上演,基金市场再现活力。
业内人士指出,“日光基”的重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资金面改善、投资信心修复与制度改革红利共振的结果。随着A股在4000点附近企稳,结构性机会逐步显现,市场对主动管理价值的再度聚焦,正为公募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基金发行市场迎来新机遇。
四季度“日光基”频现
11月13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自2025年11月13日起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11月26日,现将募集截止日提前至11月13日,即11月13日为本基金的最后一个募集日,自11月14日(含当日)起不再接受投资者的认购申请。这只由中欧基金蓝小康管理的偏股混合型产品,在启动当日即完成募集,延续了今年以来基金市场上“日光基”现象的回归。近日,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开放认购当天即被资金抢购,既反映出当前资金面的充裕,也传递出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步回升的信号,基金发行市场热度不减。
事实上,自10月以来,“日光基”的出现频率明显提升,主动权益产品的募集节奏普遍加快。以11月初发行的鹏华启航量化选股计划为例,该基金计划募集30亿元,最终在一天内获认购31亿元,配售比例达97.91%;富国兴和也在11月初启动发行,当日即吸引36亿元资金,配售比例84.27%。10月下旬,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FOF发布公告,将募集期提前至首日即告结束,成为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FOF“日光基”。该基金最终募集金额为55.77亿元。此外,中欧价值领航、鹏华制造升级及易方达港股通科技等多只基金产品,也相继在首发期提前结束募集,募集规模均在20亿元左右。短短一个多月,多家基金公司相继迎来“一日售罄”的场面,基金发行市场一片繁荣。
资金回流与费率改革共振,“日光基”再成市场温度计
“日光基”重现于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正成为市场情绪回温的重要注脚,基金发行情况反映市场动态。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从市场结构看,此轮“日光基”的集中出现并非偶然,其背后是资金面回暖、政策预期改善与行业内部结构性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市场层面的信心修复是最直接的推动因素。三季度以来,A股估值逐步回到中长期合理区间,部分成长板块经历充分调整后重新获得资金青睐。进入四季度,随着政策面稳增长信号增强、经济数据边际改善,资金风险偏好有所抬升。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关口,也让更多投资者对权益市场恢复了信心。公募新基金的集中发行,恰好成为资金表达乐观预期的出口。其次,投资者对主动权益产品的关注度并未消退。经历过去两年的震荡行情后,部分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被动等待”与“主动管理”的价值边界。在新一轮发行潮中,不少产品由头部基金公司及知名基金经理主导,其长期业绩与品牌积累仍具号召力,成为吸引资金快速涌入的重要因素。更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启动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也为基金发行创造了新的契机。多家基金公司陆续下调管理费、托管费,并同步优化销售渠道费用结构,整体费率水平下降,使得投资者认购新基金的成本显著降低。同时,新规鼓励基金公司通过长期业绩与持有人收益建立品牌信誉,这推动了头部机构进一步强化产品线管理和投研透明度。而发行端的效率提升,也为“日光基”现象提供了现实基础,基金发行迎来新发展。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日光基”集中涌现!基金发行热度回升)
(责任编辑:43)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