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新老交替”频繁,多位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引关注
AI导读: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公告基金经理离任,包括浙商、创金合信、摩根基金等。部分医药、港股基金业绩欠佳,相关基金经理或离职。接任者投资年限普遍较短,市场关注其能否胜任。公募行业转型,增聘基金经理成趋势。
日前,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旗下基金经理离任在管产品的消息,包括浙商基金胡羿、创金合信基金胡尧盛、摩根基金雷杨娟。他们当中,有的人偏好债券投资,有的人偏好量化投资,有的人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
从业绩来看,部分医药、港股基金年内业绩欠佳,而这些行业却是年内热门的投资方向。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相关基金经理大概率将离职。从接任的基金经理来看,其投资年限普遍较短,许多人都不足一年。
任职回报率不太理想
9月19日,浙商基金发布公告称,胡羿因个人原因,于9月19日离任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据悉,胡羿历任的基金数量多达20只(份额分开计算)。从业绩来看,胡羿管理的多只产品任职回报率为负,如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LOF)A、浙商智能行业优选混合A等。另外,部分基金的合计规模处在清盘线边缘,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浙商中证1000指数增强、浙商全景消费的规模均低于5000万元,基金经理变动引发市场关注。
无独有偶,创金合信基金胡尧盛也于9月19日离任创金合信医药消费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原因为“转任投资部门其他岗位”。此次胡尧盛卸任的这只创金合信医药消费股票基金,并没有因今年以来的医药股行情而收获佳绩,任职回报率为负,今年以来的业绩在同类型产品中排名靠后。从胡尧盛过往管理的一些港股基金业绩来看,任职回报率也不太理想。数据显示,创金合信港股互联网3个月A任职回报率为-42.22%,年化回报率为-20.41%,在同类型产品中表现一般。
还有一位“清仓式”卸任的基金经理来自摩根基金——雷杨娟,因个人原因,其于9月18日离任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Wind(万得)数据显示,雷杨娟于2017年7月加入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原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专户投资二部副总监兼资深投资经理、债券投资部副总监兼资深基金经理。从管理的产品来看,都是债券型基金。雷杨娟卸任之前,其管理的摩根瑞盛87个月定开债券基金的任职回报率最高,达到22.35%。
部分接任者资历尚浅
虽然基金经理的“清仓式”卸任在近年来已不是新鲜事,但从接任者的资历来看,前述多只基金的接任者资历尚浅,有的基金经理投资年限不足一年,这在过往的情形中并不多见。从9月19日胡羿卸任的多只基金来看,这些基金接任者中,投资年限最长的是白玉,其他不少接任者投资年限不足一年。Wind统计显示,刘雅清目前管理浙商港股通中华预期高股息指数增强,她的投资经理年限只有0.08年;饶祖华现管理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浙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和浙商中证1000指数增强等,他的投资经理年限仅有0.07年。此外,创金合信医药消费基金由刘迪担任基金经理。Wind统计显示,他的投资经理年限仅为0.81年。不难发现,有不少投资新人接替前任经理管理基金,其中涉及主动型权益类基金。据了解,此类基金不同于被动指数型基金,在选股和择时策略上要求更高,新任基金经理的能力如何,依然需要通过时间来验证。
今年以来,公募行业转型已进入深水区,许多基金公司已经增聘了基金经理,其中包括一些知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引发市场关注。有分析指出,这一现象本质是基金团队动态优化的常规操作,而非风险信号。基金经理“以老带新”、原基金经理的工作“减负”、基金经理之间优势互补等,都是增聘基金经理的重要因素。此外,新生代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尚短、平均持仓市值规模相对较小,无法判断在不同市场风格下的业绩适应情况,同时,他们有可能押注的是正值风口的行业。这种依靠极高行业集中度取胜的投资策略,不仅对基金经理的行业把握能力有较高要求,而且对其业绩可持续性还需要时间观察。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基金经理“新老交替”频繁 多位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
(责任编辑:137)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