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5日,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标志着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落地。改革调降了销售环节费率,优化赎回费制度,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新规还建立FISP平台,提高直销业务服务水平,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

  9月5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落地,费率改革顺利收官,公募基金迎来重要变革。

  此次改革调降了公募基金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等销售环节费率水平,并优化了赎回费制度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赎回费将全额计入基金财产,不再部分归销售机构所有,简化了赎回费率档位。并且,以近三年平均数据测算,第三阶段费率改革将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三个阶段累计每年将为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切实降低投资者成本

  关于此次改革,经济学者盘和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修订的主要亮点是降低费率,包括各类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销售服务费率上限都被调低,降低了基民的投资成本,激励了基金投资人的热情。通过调低费率的上限,防止各类基金向投资者收取过高的费用,从而降低投资者成本,这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基民投资基金。

  为投资者每年让利超500亿元

  征求意见稿显示,新规包含六大核心改革内容。一是合理调降公募基金销售费率,将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调降至0.8%、0.5%和0.3%,同时设立了相应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二是优化赎回安排,明确规定赎回费将全额计入基金财产,不再部分归销售机构所有,并简化了赎回费率档位。三是鼓励长期投资,对持有期限超过一年的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不再计提销售服务费。四是坚持权益类基金发展导向,设置差异化的尾随佣金支付比例上限。五是强化销售费用规范,明确基金销售结算资金利息应划归基金财产所有,规定基金投顾业务不得双重收费,禁止在销售活动中输送不正当利益。六是建立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FISP平台),为基金管理人直销业务提供高效、便捷、安全服务。

  此次改革是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的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已对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及证券交易佣金费率进行了合理调降。以近三年平均数据测算,第三阶段费率改革预计每年将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三个阶段累计每年让利将超过500亿元。盘和林表示,这是支持公募基金发展的信号,对未来公募基金扩张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投资者直购基金将节省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还明确“基金管理人销售其管理的基金,不得收取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这意味着投资者通过基金公司自有平台购买基金将节省这些费用。根据证监会9月5日发布的《证监会同意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运行》,其中提到,证监会同时同意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FISP平台)正式启动运行。该平台是证监会授权中国结算建设并运营的行业性服务平台,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应当接入FISP平台,并可借助FISP平台开展基金直销业务。FISP平台通过制定统一业务标准、对接多元主体、汇集行业直销力量,为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数据信息交互服务。FISP平台有效解决了公募基金行业传统直销业务运营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行业直销业务服务水平,更好支持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热议

  费率改革收官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华夏基金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改革核心是“以投资者为中心”,通过系统性地降低销售费率,规范收费模式,直接降低了投资者的参与成本和持有成本,切实提升了投资体验与获得感。易方达基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3年7月,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正式启动,按照“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实施路径分阶段推进。两年多以来,前两阶段顺利推进,切实降低了投资者成本,优化了行业生态格局。此次征求意见稿发布,意味着第三阶段工作全面落地,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