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券商中国《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深度对话优秀基金经理,解构投资框架,洞察产业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参考。本期聚焦交银施罗德朱维缜和国投瑞银殷瑞飞,探讨消费与TMT融合、悦己消费趋势及超额收益获取路径。

编者按:

当前资本市场变革中,如何优化资产配置成投资者关注焦点。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高质量发展,券商中国推出《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深度对话优秀基金经理,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参考。

本期栏目中,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朱维缜表示,为快乐买单的诉求没有边界。国投瑞银基金殷瑞飞看好红利低波和科创成长两大方向。

交银施罗德基金朱维缜:“为快乐买单的意愿没有天花板”

朱维缜表示,她希望买的是能够给生活带来美好和快乐的公司,谈及新基金交银产业臻选的布局,朱维缜的答案紧扣“快乐”两字。

消费与TMT的化学反应

朱维缜职业成长简单而多元,研究生时期即在交银实习,2016年正式入职后深耕传媒研究,逐步拓展至家电、教育、互联网等行业,8年构建消费+TMT能力圈。

她用传媒视角看潮玩行业,基于跨界思维构建“四象限选股模型”,差异化设置选股标准。

悦己消费或是时代大趋势

在朱维缜看来,悦己消费、情绪消费、为快乐和爱消费将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产业大趋势,也会是未来中国极具潜力的增量需求。

她对比日本经验,认为中国的供给端更丰富,悦己消费的品类会比90年代的日本更多元,潮玩、宠物、游戏、影视等都可能会迎来大爆发。

为快乐付费没有上限

朱维缜指出,投资者总爱追问“市值天花板在哪”“估值贵不贵”,但为快乐买单的诉求本就没有边界。她表示,若一家企业能持续为消费者创造快乐,其市值天花板往往高不可测。

国投瑞银殷瑞飞:破解超额收益困局,三大路径应对“Alpha”衰减

伴随市场环境向好,指数投资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国投瑞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殷瑞飞接受证券时报专访,就Alpha(超额收益)衰减挑战下如何持续稳健获取超额收益分享见解。

不在风控上妥协,积极应对“Alpha”衰减

面对Alpha收益衰减挑战,殷瑞飞的应对策略清晰而坚定。他强调,基金经理应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收益空间。

具体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传统方法精耕,二是拓宽投资框架,引入AI等新策略,三是扩充数据维度,突破传统结构化数据局限。

研究型团队构筑核心护城河

殷瑞飞介绍,公司团队核心优势在于深厚的研究基因与科学的架构。团队学术底蕴深厚,成员均来自国内外名校,半数拥有博士学历。

在研究体系方面,团队坚持Alpha与Beta(市场收益)研究并重,同步强化选股能力与行业配置能力。

构建层次分明的“星系图谱”产品

殷瑞飞表示,团队正致力于将优秀的量化投资能力拓展至各板块,实现主流宽基指数增强全覆盖。

殷瑞飞介绍,在指数产品布局上,团队规划构建类似星图的“恒星+行星+卫星”层次化架构。

展望未来,殷瑞飞相对看好两大方向:红利低波代表较低风险的权益板块,科创成长则代表高成长性资产。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