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周周看:洞察投资新趋势,共话资产配置新策略
AI导读:
券商中国《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深度对话优秀基金经理,解构投资框架,洞察产业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参考。本期聚焦交银施罗德朱维缜和国投瑞银殷瑞飞,探讨消费与TMT融合、悦己消费趋势及超额收益获取路径。
编者按:
当前资本市场变革中,如何优化资产配置成投资者关注焦点。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高质量发展,券商中国推出《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深度对话优秀基金经理,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参考。
本期栏目中,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朱维缜表示,为快乐买单的诉求没有边界。国投瑞银基金殷瑞飞看好红利低波和科创成长两大方向。
交银施罗德基金朱维缜:“为快乐买单的意愿没有天花板”
朱维缜表示,她希望买的是能够给生活带来美好和快乐的公司,谈及新基金交银产业臻选的布局,朱维缜的答案紧扣“快乐”两字。
消费与TMT的化学反应
朱维缜职业成长简单而多元,研究生时期即在交银实习,2016年正式入职后深耕传媒研究,逐步拓展至家电、教育、互联网等行业,8年构建消费+TMT能力圈。
她用传媒视角看潮玩行业,基于跨界思维构建“四象限选股模型”,差异化设置选股标准。
悦己消费或是时代大趋势
在朱维缜看来,悦己消费、情绪消费、为快乐和爱消费将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产业大趋势,也会是未来中国极具潜力的增量需求。
她对比日本经验,认为中国的供给端更丰富,悦己消费的品类会比90年代的日本更多元,潮玩、宠物、游戏、影视等都可能会迎来大爆发。
为快乐付费没有上限
朱维缜指出,投资者总爱追问“市值天花板在哪”“估值贵不贵”,但为快乐买单的诉求本就没有边界。她表示,若一家企业能持续为消费者创造快乐,其市值天花板往往高不可测。
国投瑞银殷瑞飞:破解超额收益困局,三大路径应对“Alpha”衰减
伴随市场环境向好,指数投资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国投瑞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殷瑞飞接受证券时报专访,就Alpha(超额收益)衰减挑战下如何持续稳健获取超额收益分享见解。
不在风控上妥协,积极应对“Alpha”衰减
面对Alpha收益衰减挑战,殷瑞飞的应对策略清晰而坚定。他强调,基金经理应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收益空间。
具体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传统方法精耕,二是拓宽投资框架,引入AI等新策略,三是扩充数据维度,突破传统结构化数据局限。
研究型团队构筑核心护城河
殷瑞飞介绍,公司团队核心优势在于深厚的研究基因与科学的架构。团队学术底蕴深厚,成员均来自国内外名校,半数拥有博士学历。
在研究体系方面,团队坚持Alpha与Beta(市场收益)研究并重,同步强化选股能力与行业配置能力。
构建层次分明的“星系图谱”产品
殷瑞飞表示,团队正致力于将优秀的量化投资能力拓展至各板块,实现主流宽基指数增强全覆盖。
殷瑞飞介绍,在指数产品布局上,团队规划构建类似星图的“恒星+行星+卫星”层次化架构。
展望未来,殷瑞飞相对看好两大方向:红利低波代表较低风险的权益板块,科创成长则代表高成长性资产。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