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理财与债基收益差异解析
AI导读:
本文解析了固收类理财产品与债券型基金在收益率上的差异,指出两者在投资债券的比例、类型以及久期上的不同是导致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提醒投资者应合理看待收益差异,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如何有效管理个人财务,尤其是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成为了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北京市民赵鹏的经历便是一个缩影,他在对比银行推荐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与债券型基金后,发现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债券型基金,这一发现引发了他对两者差异的好奇。
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2024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呈现分化态势。具体而言,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1.88%,相对较低;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3.47%,混合类理财产品约为3.39%,权益类理财产品则高达6.61%。然而,与这些理财产品相比,债券型基金的表现更为亮眼,其2024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59%,其中更有不少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了5%,甚至有个别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突破了10%。
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翘楚对此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固收类理财与债券型基金在投资债券的比例上存在差异,债券型基金底层配置债券的比例整体高于固收类理财,这使得债牛行情对债券型基金的推动力更大。此外,固收类理财相对于债券型基金配置了更高比例的存款等货币市场类资产,在利率中枢整体震荡下行的背景下,货币市场类资产整体表现偏弱,叠加净息差的持续压力,存款类资产利率持续下调,从而拉低了固收类理财的整体收益。
一位银行理财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纯固收理财产品可配置多种资产,如存款、非标、利率债以及信用债等,并以均衡配置为主。而纯债基金的底层资产则相对单一,主要为利率债和信用债,部分债基还通过可转债、权益投资来增厚收益。因此,在债券牛市行情下,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相对较高。
除了投资债券的比例和类型不同外,两者在投资债券的久期上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债券型基金配置的债券久期更长,这使得在利率快速下行时,其收益相对更高。而银行理财投资债券的加权平均久期则相对较短。
张翘楚认为,债券型基金配置的债券久期整体长于固收类理财,这在去年债牛行情下尤为明显。长债的收益率整体好于短债,因此配置长债比例相对较高的债券型基金收益上涨幅度也会相对更大。
然而,投资者也需注意市场风险。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较快,已引起各方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虽然国债代表国家信用,没有信用风险,但由于长期国债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市场预期利率的变动会造成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波动。因此,投资国债并非没有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合理看待固收理财与债基的收益差异。张翘楚提示,固收类理财由于投资的多样性相对较高,且底层持仓包含了一定比例的存款等低风险类资产,因此在市场波动行情下,其收益的稳定性相对更高。而债券型基金由于重仓债券,与债市的相关性较高,虽然在债市走牛的行情下获得了更高的收益,但如果债市进入调整时期,其收益的回调波动幅度也将相对更大。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债市行情,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内容有所改编以符合SEO优化要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