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华财经报道,今年7月以来上证指数持续走高,A股市场回暖带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反弹,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科技与医药板块表现强劲,中证人工智能与创新药指数近一年涨幅超60%与40%。尽管基金业绩回暖,但市场重建信任仍需时间。证监会提出长周期考核机制,以提升投资者信心。

  新华财经广州8月11日电(记者孟盈如)今年7月以来,上证指数持续走高,多次创出年内新高,并一举突破3600点。随着A股市场回暖,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反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九成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实现正收益,4300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近14%。截至8月6日的近一年内,市场上有43只主动权益基金涨幅超100%。

  自2024年9月以来,A股与港股呈现多板块轮动上涨态势,红利、人工智能银行及创新药等先后表现活跃。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年内有37家基金管理人的80只主动权益基金涨幅超60%。如果将时间拉长至一年,截至8月6日,市场上有43只主动权益基金涨幅超100%,分别来自26家基金管理人。

  在本轮市场行情中,以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和以创新药为代表的医药板块涨势强劲。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近一年分别涨超60%、40%。对于涨幅较大的创新药板块,多名基金经理认为行情具备可持续性。而对于近年表现较优、长期潜力较大的科技板块,基金经理们也表达了乐观态度。

  近一年的43只“翻倍基”,有9只为北交所两年定开产品。自2024年9月以来,北交所行情火热,其代表性指数北证50大幅拉升。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北证50指数近一年涨幅超110%,包括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等在内的北交所主题基金也表现优异。

  尽管基金业绩回暖,但由于近几年的基金业绩波动亏损严重,市场重建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信任仍需要时间。从三年期维度来看,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全市场共有90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三年年化收益率达到15%以上。如果将时间拉长至近5年,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大幅减少,仅有21只产品。

  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基金投资收益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提升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信心。(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