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回暖中显谨慎,AI赋能风控与收益多元化
AI导读:
今年以来量化基金有所回暖,但面对市场风格切换,量化基金态度谨慎,采取限购、风控前置等措施。同时,量化基金积极拥抱AI,赋能风控和超额收益多元化,以积蓄长期发展力量。
今年以来,量化基金有所回暖,但鉴于2023年量化发行热后市场风格切换,如今量化基金态度谨慎,用限购、风控前置等措施传递“冷思考”。除强化风格暴露管理和投资者引导外,量化基金还积极拥抱AI,用AI赋能风控和超额收益多元化。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公募量化基金新发规模与数量分别约为去年同期的3倍与2倍,总规模突破7700亿元。与此同时,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已超40家,且历史上首次超过主观百亿级私募数量。
不过,与以往相比,今年以来量化策略基金更为稳健,多只公募量化基金开始限购,量化私募在风格暴露上也愈发收敛。与此同时,AI正渗透到量化投资的各个环节,AI“人才之战”愈演愈烈。
量化基金表现亮眼,公募量化基金的业绩和规模都不乏亮点。截至8月3日,公募量化基金的平均收益超10%,多只绩优产品净值涨逾20%。亮眼的业绩吸引资金涌入,截至今年6月末,公募量化基金合计规模攀升至7774亿元。
量化私募行业也颇为“热闹”。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达44家。与此同时,量化私募发行愈发火热,7月新备案量化私募产品620只,环比增长19%。
面对发行市场再度回暖,量化基金经理态度谨慎。光大保德信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朱剑涛坦言,市场流动性充裕、中小盘股票活跃的市场对量化策略较为有利,但目前中小盘股票的市场成交占比处于历史高位,存在部分过热迹象,须关注相应风险。
不少基金公司用限购向投资者传递“冷思考”。近期,国金基金公司旗下多只量化产品限购,诺安基金近日公告称,将诺安多策略混合的限购金额设置为5000元。
基于“冷思考”,越来越多量化基金管理人进行了策略的风控前置。一位某中型量化私募的负责人士称,宁可放弃一点收益,也不希望去年的大幅回撤和艰难抉择重演。灵均投资首席投资官马志宇表示,公司依旧坚持严格的风控机制,避免单一风格的过度暴露。
除强化风格暴露管理和投资者引导外,量化基金还积极拥抱AI,用AI赋能风控和超额收益多元化。鸣石基金发布校园招聘提前批“量化开发工程师”岗位,将目光锁定顶尖量化人才。华夏、易方达、汇添富等公募基金也开启了AI人才“大战”。
黑翼资产表示,通过对机器学习等新兴的AI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提取出更加细致、全面的因子,提升量化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时性。多家公私募机构还通过AI强化风控体系。
量化从业者敬畏周期、拥抱科技,探寻量化的“本质”。量化投资不应是“黑匣子”,而是一种基于科学、尊重市场规律的投资方式,须以投资者利益为先,不断优化风控体系,拓展超额收益来源,追赶科技前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