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大集合产品转型加速,公募化成主流趋势
AI导读:
财联社7月31日讯,中信证券资管旗下两款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华夏基金。大集合处置路径多元化,公募化转型成主流,头部券商加速申请公募牌照,中小券商多选择到期清算或合作。目前存续234只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产品,规模合计3366亿元,仅兴证资管有公募牌照。年内多家大集合产品清盘,整体改造或进入尾声。
财联社7月31日讯今日,中信证券资管官网发布公告,旗下两款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华夏基金,投资者份额结转为华夏基金份额。

2018年证监会下发《操作指引》,要求大集合参公改造并在三年后转为公募基金或私募资管计划。券商大集合有更换管理人、清盘、取得公募牌照三种方式满足合规要求。
大集合处置路径多元化,公募化转型成主流。头部大型券商机构或加速申请公募牌照,中小券商更多选择到期清算或与公募机构合作。据wind统计,目前已取得公募牌照的机构基本完成大集合改造,市面上存续234只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产品,规模合计3366亿元。
多家公司大集合采取变更管理人的方式改造
2018年证监会发文鼓励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通过更换管理人提前完成规范工作。今年以来,集合资管产品转型为公募基金步伐加快,中信证券资管已将旗下全部19只参公大集合计划申请转移给华夏基金。
国投证券资管也在6月底发布处置方案公告,其中三只变更管理人。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4年年初至今年4月下旬共有19家券商资管管理人旗下产品85只申请更换管理人。

234只大集合产品规模合计3366亿元,仅1家机构有公募牌照
据中基协官网公布数据,目前已取得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券商资管共11家。据证监会官网数据,自2023年兴证资管取得公募牌照之后,2年时间无其他券商资管取得相关牌照。
wind数据显示,取得公募牌照的机构大集合改造进度加快。截止发稿日,市面上存续234只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产品,规模合计3366亿元,其中仅兴证资管取得公募牌照。

监管施压,年内多家大集合产品清盘
自2018年大集合产品开始整改以来,至今已有7年时间。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以来监管部门并没有像以往大规模批准大集合产品延期,大集合资管计划整体改造可能要进入尾声。
作为补充方案,年内也有多家大集合产品清盘,如信达证券资管、太平洋证券、国海证券旗下大集合产品。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