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新发市场冷热不均,新亮点或将涌现
AI导读:
上周基金新发市场冷热不均,部分基金首发规模近20亿元,有的则勉强成立。上周共逾30只公募基金宣告成立,总发行规模超60亿元。未来,新基金发行有望迎来诸多新亮点,如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
上周,基金新发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冷热不均现象,部分基金首发规模接近20亿元,而有的则延长募集期或勉强踩线成立。据Wind数据显示,上周共有逾30只公募基金(含增设份额的发行)宣告成立,总发行规模超过60亿元。若按同一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基金发行规模首尾差距更是超过19亿元。
基金发行市场“温差”显著
具体而言,上周成立的31只公募基金合计募资约63亿元。其中,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等基金发行规模均超10亿元,前者更是高达19.54亿元。然而,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基金发行规模仅约1000万元,市场“温差”一目了然。
在其他同期成立的基金中,除南方中证物联网主题ETF发起联接发行4.73亿元,以及永赢基金、中海基金旗下中证A500指数增强首发规模超3亿元外,其余基金大多勉强达到成立标准。多数基金以2亿元规模“踩线”成立,更有2只发起式基金仅以1000万元规模成立。
基金新发的“温差”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有效认购户数、认购时长、基金类型及不同份额的发行同样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有效认购户数最高超过2.5万户,而最低仅300户左右;认购时长上,部分基金发行耗时超过1个月,而结募最快的仅需1天。
超40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上周,共有45只公募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开始首度发行。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过70%,且多为被动投资的指数产品。具体来看,指数型基金达27只,涵盖多个行业主题和领域。而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相对较少,包括大成港股通机遇A、C份额等。
在债基方面,新发债基仍以主动投资为主,中长期纯债基金居多。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基金设有持有期,如90天或120天持有期产品。
新基发行将迎新亮点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出台,新基金发行市场有望迎来诸多新亮点。例如,新一批浮动费率基金或将成为后续公募基金发力的重点方向。多家基金公司已围绕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展开筹备工作。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等,这些新要求都将为基金发行市场注入新活力,有望加快基金发行节奏。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