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回顾了上周银行理财市场动态,包括债市回暖、股市震荡、公募理财破净率下降、新发理财产品情况及收益表现。同时,关注了银行理财借道ETF入市、参与网下打新、加快布局衍生品工具等行业热点。

  【市场回顾】

  债市方面,跨季后资金价格回落,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债市做多情绪走强。4月3日DR007加权均价降至1.7%;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72%。股市方面,关税政策扰动下,上周A股指数震荡收跌。创业板指、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周跌幅分别为2.95%、2.28%和1.37%。板块方面,公用事业、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等行业表现抢眼。

  【破净情况】

  公募理财破净现象持续缓解。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6日,理财公司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2,397只,其中214只累计净值低于1,综合破净率降至0.96%。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2.63%和7.53%;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仅为0.47%,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无破净情况。

  各期限人民币固定收益类产品破净率均处于低位,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最高,为1.09%,1~2年期限和2~3年期限产品破净率分别为1%和0.58%。短期投资周期产品破净风险极低,1个月以内产品破净率仅为0.06%。

  【新发情况】

  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上周(3月31日—4月6日),30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理财产品490只。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活跃度较高,光大理财、浦银理财、交银理财位列前三。

  产品结构方面,上周新发产品仍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产品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增至11只,涉及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机构。

  在监管引导和收益率下行背景下,理财公司积极探索多资产多策略,如平安理财“权心全益”、招银理财“全+福”、兴银理财“加利略”、光大理财“光盈+”等体系备受市场青睐。

  施罗德交银理财上周发行了一款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得源多资产稳健1年封闭式私银尊享2506”,该产品为公募封闭式“固收+”产品,风险等级R3(中风险),投资期限380天,业绩比较基准3.10%~3.80%,面向私银客户,起投20万元。

  投资策略上,该产品采用目标风险策略配置大类资产,高等级债券筑底,精选个股或公募基金FOF增强收益。债券投资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运用杠杆和交易策略增厚收益。权益投资聚焦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利用衍生品对冲风险。

  不过,该产品募集规模有限,仅为655万元,成立于4月1日。

  定价方面,上周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环比下降0.09个百分点至2.63%,各期限产品定价均在3%以下。周度发行量较少,数据仅供参考。

  【收益情况】

  上周债市回暖,权益市场表现不佳,银行理财收益整体向好。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839%,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分别为-0.0334%、-1.0262%、-0.5812%。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各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均为正,6~12个月期限产品收益率最高。

  现金类理财产品中,人民币、美元、澳元产品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612%、3.999%和3.31%。(统计范围:截至统计日成立满一个月的现金理财,剔除异常数据)

  负收益方面,5.34%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发行)近一周收益为负。其中,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负收益比例分别为3.26%、35.71%、77.78%和100%。

  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各期限产品近一周浮亏比例下降。2~3年期限和3年以上期限产品负收益占比超10%,分别为11.04%和14.47%,其余期限产品负收益占比均低于5%。

  【行业热点】

  银行理财借道ETF积极入市,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陆续披露,一批理财公司借道ETF入市的操作显现,部分理财产品成为股票ETF前十大持有人。业内人士指出,市场环境、政策支持、机构资金配置需求及ETF特点共同推动理财产品布局ETF,有望成为理财资金入市主流。

  首批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产品可参与网下“打新”IPO

  4月2日晚间,众捷汽车和天有为发布IPO公告,A类投资者新增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这标志着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产品正式加入网下“打新”行列。

  债市波动挑战净值稳定,银行理财加速布局衍生品工具

  春节以来,债市震荡加剧,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促使银行理财机构加快布局衍生品市场,寻求风险对冲工具。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近期获得衍生品交易资格。

  16家银行理财子年度业绩揭晓

  2024年末,招银理财以2.47万亿元规模领跑,兴银理财紧随其后。交银理财、浦银理财、中邮理财管理规模增长约30%,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增长超20%。净利润方面,浦银理财大增159%,渝农商理财增长44%,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增速超20%。招银理财、民生理财、青银理财净利同比微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