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8日晚间,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陆续发布自购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合计自购金额高达1.45亿元。预计其他基金公司也将陆续跟进,形成新一轮基金自购热潮。近十年来,公募基金整体自购金额已接近430亿元。

继汇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后,公募基金也开始做出表率,积极传递市场信心。

4月8日晚间,鹏扬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陆续发布自购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分别斥资3000万元、6500万元、5000万元自购旗下基金,合计自购金额高达1.45亿元,率先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

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预计其他基金公司也将陆续跟进,形成新一轮基金自购热潮。截至目前,基金公司与汇金公司、央行、上市公司等机构携手,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回升。

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权益基金

根据博时基金4月8日晚间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博时基金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最终申购申请确认结果以基金登记机构确认为准。

鹏扬基金同样在4月8日采取行动,公告称将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自购3000万元主动权益偏股基金。其中,已于当日运用固有资金1500万元申购旗下三只基金,并计划近日继续投资1500万元于公司旗下权益基金。

随后,招商基金也发布了自购公告,计划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此外,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目前正在内部讨论相关事宜,后续如有进展将及时公布。预计在市场大跌的背景下,将形成一股新的自购力量,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

“其他基金公司有望陆续跟进,预计会形成新一轮自购潮。这些机构正在形成一股合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回升。公募基金作为资管机构的中坚力量,将发挥积极作用。”北京一位资管机构人士表示。

近十年间基金自购规模接近430亿元

基金自购历来是市场行情大波动时的集体行为,旨在传递市场信心。近十年来,公募基金整体自购金额已接近43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达93.95亿元。

从基金公司角度看,近十年来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最大的是汇添富基金,超过8亿元,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国泰基金、南方基金的股票基金自购规模均超过6亿元。

从基金类型看,权益型基金自购数量较多,但偏债型基金通常获得更庞大的自购资金流入。此外,基金公司更倾向于投资成立年限较长、运营成熟的标的。

基金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通常出现在市场的阶段性低位。历史数据显示,自购潮后市场往往迎来转折。

自购传递双重信心

基金自购不仅传递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还体现了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信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时发起自购,通过公司固有资金和基金经理个人资金申购,传递投资信心。此外,在核心基金经理离职时,基金公司也会通过自购传递信心。

如安信基金在新基金发行时自购1000万元,基金经理个人也出资200万元认购。招商基金和南方基金在中证A500ETF发行时也分别自购5000万元。华商基金在知名基金经理周海栋离职时,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申购旗下四只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