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转战“固收+”基金,业绩亮眼
AI导读:
近年来,多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涉足“固收+”领域,凭借显著的投资业绩备受市场关注。在低利率与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固收+”策略成为满足投资者需求的重要选择。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加入旨在通过股债资产的动态平衡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定的回报。
【导读】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转战“固收+”基金,业绩亮眼
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
近年来,多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涉足“固收+”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投资业绩,这一现象备受市场关注。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加盟“固收+”
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动态总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市场趋势。记者注意到,多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已开始管理“固收+”产品。
目前,由盛丰衍和易圣倩共同管理的二级债基西部利得裕丰回报正在发行,这是盛丰衍首次涉足“固收+”领域。此外,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高楠、基金经理张容赫、长城基金量化与指数投资部总经理雷俊等知名基金经理也纷纷加入“固收+”产品管理行列,且“首秀”业绩颇为不俗。
谈及此类现象增多的原因,高楠指出,在低利率与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稳定收益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固收+”策略凭借“债券打底+权益增强”的配置优势,成为满足投资者需求的重要选择。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加入,旨在通过股债资产的动态平衡与α挖掘,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定的回报。
国泰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张容赫擅长宏观分析,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具有较高的精准度,能够在市场波动时做好风险防守,为投资者争取更高的收益弹性。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认为,市场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此外,“固收+”产品具有股债混合型策略、风险分散、收益潜力优于银行理财等优势,也吸引了基金经理的关注。
存在挑战与门槛
尽管未来可能有更多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涉足“固收+”领域,但这并非易事,需要基金经理具备很高的综合能力。
高楠表示,具备跨资产配置框架以及绝对收益投资能力的权益基金经理在“固收+”领域更具优势。能否在股债两端持续创造α收益,将成为“固收+”基金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固收+”基金对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而言,优势在于选股能力强,能够在把握结构性机会时更具穿透力。然而,难点在于需重构绝对收益思维,平衡权益仓位与固收底仓的稳定性。
曾衡伟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固收+”产品的长期稳健收益优势,未来将有更多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选择管理“固收+”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