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介绍了通过ETF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的方法,包括战略性和战术性资产配置,以及适合战略配置的ETF类型。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估值水平分位数法在判断板块低位中的应用,以及看好行业板块的长期产业趋势,如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

(1)通过ETF进行大类资产配置
大类资产配置是投资者根据个人风险承受力与资产特性,分配各类资产比例,以降低风险、提升回报。资产配置分为战略性与战术性两类。战略性资产配置关注长期目标,通过配置现金、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构建最佳长期资产组合,实现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且长时间内不再调整比例。战术性资产配置则关注市场短期波动,根据市场变化,运用金融工具,主动调整各大类资产比例及内部构成,以管理短期收益与风险。
适合战略配置的ETF有三类:一是沪深30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等宽基ETF,分享长期增长红利;二是跨境ETF,如纳指ETF、标普500ETF,降低与A股相关性,分散风险;三是商品ETF,如黄金ETF,丰富资产类别,进一步分散风险。
(2)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A股市场波动大,投资者常高位买入,难以盈利。而在底部买入并长期持有,回报率较高。估值分位数法是判断板块低位的方法,但需注意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经营业绩、市场风险偏好、产业趋势等。虽然盈利水平可能波动,尤其是周期板块,但估值分位数法仍具一定参考价值。对于市场恐慌导致的低位ETF,通常选择宽基ETF,如沪深30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避免行业选择失误。部分行业与A股整体关联度不高,也可在行业指数极端低位时,通过行业主题ETF配置。
(3)看好行业板块的长期产业趋势
制造业升级、消费升级、能源转型背景下,部分产业快速增长。投资者可选择长期产业趋势领域的行业主题ETF长期持有,如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但需注意,即使长期趋势向好,中短期也可能波动较大,投资者需判断基本面趋势,向上则适合长期持有。
本文选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编著的《深交所ETF投资问答》(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4年版)。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