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公募香港子公司引领Web3创新,代币化基金成新焦点
AI导读:
中资公募香港子公司在Web3领域表现活跃,推出亚太首批加密ETF及零售代币化基金。尽管香港Web3市场规模有限,但中资公募通过差异化道路,成功布局代币化基金领域。
蓝鲸新闻2月17日讯 普通话已成为香港Web3活动的通用语言,与之一同主导的还有中资公募的香港子公司。近两年,曾边缘化的中资公募频繁与“亚太第一只”、“全球第一只”挂钩。
2022年12月,南方东英推出比特币期货ETF、以太坊期货ETF,这是亚太首批加密ETF,也是中资公募首次涉足Web3。2024年4月,港交所上市6只虚拟货币现货ETF,再次吸引全球目光,三家获批机构均为中资公募香港子公司。
2024年7月,南方东英发行亚洲首只比特币期货每日反向(-1x)产品。尽管香港Web3常被戏称“雷声大,雨点小”,但9只虚拟资产ETF合计规模已达5.96亿美元。
其中,华夏香港比特币现货ETF规模最大,达2.27亿美元。与之对比,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规模超550亿美元。此外,中资公募还在代币化基金领域布局,嘉实国际、华夏香港率先推出代币化基金。
2023年12月,嘉实国际推出香港首只代币化基金,面向专业投资者。近期,华夏香港将发行亚太地区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面向机构和个人。代币化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资产数字化,华夏香港新发行的港元货币基金将基金份额上链交易。
全球代币化基金规模已超过20亿美元,香港零售端代币化基金虽暂不支持24小时交易,但实时交易是未来方向。中资公募在Web3领域表现活跃,本土港资、国际资管相对沉寂,或与监管政策、市场吸引力等因素有关。
自2008年南方基金在香港创办南方东英以来,已有超过20家公募开设香港子公司。然而,多数仍服务于母公司,真正在香港零售市场有存在感的仅南方东英、华夏香港。在传统资管层面,中资公募香港子公司与国际资管存在差距,因此选择拥抱Web3,走出差异化道路。

制图:蓝鲸新闻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