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业绩翻盘,量化投资持续升温
AI导读:
2025年以来,A股市场活跃度大幅改善,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业绩翻盘,多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10%,净值创历史新高。成长配置权重提升为公募量化基金贡献了更多超额收益,量化投资持续升温,公募量化基金总规模接近3000亿元。
一批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业绩翻盘。
2025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活跃度大幅改善,为公募量化基金带来了更多的超额收益机会。Wind数据显示,金信量化精选、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等多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10%,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博时ESG量化选股、招商量化精选、申万菱信智能生活量化选股等多只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主动量化基金过去多依赖小微盘策略获取超额收益,但近几个季度以来,这些基金逐步提升成长配置权重,成为业绩持续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家政策优化,A股市场日均交易额维持在万亿元以上,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为量化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业绩攀升显著。经过几个月的修复,公募量化主动型基金已逐步摆脱此前因小微盘股流动性危机引发的巨幅回撤。Wind数据显示,多只公募主动量化基金近期净值创历史新高。
例如,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选在经历2024年初的回撤后,很快实现了基金净值曲线的修复,2024年实现15.27%正收益,今年实现超6%的正收益,该基金已经连续3年实现正收益。刘钊管理的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去年取得28.6%的正收益,今年实现超7%的正收益,持续跑赢市场主流指数。
此外,也有不少规模较小的量化基金保持较强进攻性,年内回报可观。从近一年业绩来看,多只量化基金实现50%以上正收益。
成长配置权重提升为公募量化基金贡献了更多超额收益。2023年,擅长小微盘策略的公募量化基金大放异彩,但2024年年初,小微盘量化策略走下神坛,不少主打小微盘策略的公募量化基金业绩惨遭大跌。然而,在此轮公募量化业绩大行情中,不少基金在成长板块的配置为基金收益贡献较多。
实际上,公募量化主题基金在经历2024年初的波动后,逐步放弃小微盘策略,转向基本面投资。有机构研究指出,主动量化基金方面,截至去年年末,小微盘配置权重从前期高点开始回落,成长配置权重相较于年初提升超过10%。
量化基金经理们纷纷表示,量化基金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能尽力保证基金业绩稳健运行。展望后市,不少基金经理计划延续并优化行业轮动策略,在主线选择上更具侧重并强化轮动。
公募持续布局量化基金。量化基金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制定投资策略和模型,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近年来,不少公募在探索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出专门的量化投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截至2024年底,公募量化基金总规模接近3000亿元。其中,指数增强产品规模达2127.6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目前,有114家基金公司布局了量化基金,量化金融行业需要大量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相关学科背景的人才陆续加入公募基金经理行列。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