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明确金融促消费路线图,支持消费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发行金融债券,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自主获客和风控能力,促进消费提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促消费的“路线图”,引导消费金融机构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锁定资金成本

消费金融机构是新兴金融力量,但面临资金来源成本高、渠道单一等问题,制约其快速发展。《意见》提出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今年以来,海尔消金、杭银消金均发行了金融债,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锁定低成本资金,提升盈利能力。

政策优化为发行金融债提供了便捷路径,取消了非银机构发行非资本类债券的审批要求,改为事后报告制,激发发债募资意愿。

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显示,消费金融公司加大消费信贷供给力度。《意见》提出拓展多元化消费融资渠道,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依赖传统基础渠道,但可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如金融债券、ABS、银行贷款等。

消费金融机构应加速从单一融资渠道向多元化体系转型,助力扩大内需与促进消费的战略布局。

培育竞争优势

随着监管要求趋严、市场环境及消费者需求变化,自营能力、风控能力成为消费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意见》提出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提升自主获客和自主风控能力,合理确定贷款综合利率水平。

消费金融机构多举措强化自主获客能力建设,如招联推出数智化“自服务”体系,完善客户增信机制。同时,持续提升自主风控能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增强公司经营能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